最新油价调整预告消息-最新油价调整预告消息查询
1.资源问题--全球一天要消耗多少升汽油?
2.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影响传媒业?
3.天然气概念股龙头一览
4.腿关节响是怎么回事?急!
资源问题--全球一天要消耗多少升汽油?
简单分析下 有七大原因
原因一:石油枯竭论
从2002年起,油价开始有往上走的趋势。“物以稀为贵”,这似乎被普遍认为是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石油到底什么时候枯竭呢?这个问题的议论历来就有。首先,石油的埋藏量和可开采年数因研究数据来源而异。2007年11月末,石油矿业联盟发布了预告“世界上能够生产的石油将在68年后枯竭”;而日本社团法人石油学会的有贺正夫则认为,“在来型(传统燃料)原油还有60年可开采,而算上非在来型(新型燃料)的oil sand(含原油的砂岩)和oil shell(含原油的堆积岩)等,还能用上200多年。”其次,石油埋藏量在历经年月后也会有增加的情况。有数据表明,2007年全世界已经探明的石油量大概为1.15亿桶,这比前两年的估计数字增长了10%。
不管石油枯竭的一天离现实还有多远,今年国际油价在短期内飙至每桶133美元,这引发了新一轮能源恐慌,不少国家纷纷囤油,从根本上进一步推高了油价。
原因二:供需失衡论
据报道,全世界每天消耗石油8000万桶(每7桶合一吨)。其中,美国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在它之后,依次为日本、中国、俄国、德国与韩国。目前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应依赖于110多座大油田,而这些大油田均经历了五六十年开采过程,基本走过了其“生命周期”的“壮年”阶段,步入了稳产和衰减阶段。在国际油气投资顾问徐小杰眼中,石油的供需关系是基本面的问题,他认为这也是“基本的、长远的和根本的决定因素”。
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很多,长期以来,世界石油产量增长十分缓慢,石油供应设施又十分脆弱,且鲜有特大型新油田发现。此外,在油气上游领域投资不足、产能递减或增长滞后、供应源衰减等,也是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
原因三:美元贬值论
除了资源缺稀外,人为炒作也致使油价在近期飙涨。其中,美元贬值论是最热门的一个因素。
美国跟欧佩克有协议,用美元作为石油的结算货币。为保证产油国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在美元大幅度贬值的今天,只有不断地推高油价,这样做是符合美国的战略意图和利益的。
在国际油价冲破110美元时,花旗集团能源分析师蒂姆·埃文斯就说,油价飙升与供需结构无关,而是由于美元贬值及通胀压力增大。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交易以美元计算,持有其他强势货币的投资者买入原油期货造成油价上涨。
石油输出国组织轮值主席沙基卜·哈利勒也表示赞同。他同样认为国际油价飞涨与石油供求无关,是美元贬值和市场投机炒作造成的。美元持续贬值为国际投机热钱纷纷进入原油和黄金期货市场进行炒作提供了机会,从而导致油价和黄金价格不断攀高。
原因四:投机炒作论
华尔街策略公司高级分析师康尼·特纳指出,市场投机炒作才是推动油价飙升的根本原因,而各种短期消息只不过是炒作油价的一个由头而已。由于资金的介入,市场会把任何可能导致油价上涨的消息放大,例如今天油价上涨的原因有可能是美国原油商业库存意外下降,明天则有可能是地缘政治问题。他的这一说法不无道理。据报道,自今年年初以来,纽约市场基准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上涨了近40%,仅5月份纽约市场油价涨幅就达到17%。5月16日纽约油价127美元,虽为当日价格,交易的却是7月石油期货。这与1月2日油价“破百”的是2月的石油一样,“期货”这样的投资形式显然已对油价造成巨大影响。
美国一民主党参议员称,投机力量行为在期货市场上极其放纵,期货市场日成交量已超过实际需求的20多倍。这也是投机者翻炒期货的有力证据之一。
原因五:季节规律论
有环境学家认为,夏季是用油高峰期,北半球逐步进入夏季,生产、生活用油都将进入增长时期。每年的5月到11月为美国的飓风多发季节,一旦有飓风到来的消息都将影响油价上涨,这已成为一个定势。专家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近期油价的飙涨有所影响。
原因六:地缘政治论
科威特前副石油大臣奥恩日前发表言论表示,世界主要产油区地缘势紧张是推动近来国际市场油价大幅飙升的主要原因。奥恩在接受科威特通讯社采访时说,伊拉克、伊朗和尼日利亚地缘势紧张,这种局面刺激了油价上涨。
石油资源储量分布极为不平衡,目前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等中东地区国家石油储量占到全球总储量的60%以上,而亚太地区石油储量则不足2%。从历史上三次石油危机的情况来看,高油价将进一步加重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如1978年的两伊战争和1990的海湾战争,其根本目标依然是对石油资源的争夺。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地缘政治不稳定,越是迫使各方哄抬油价。
原因七:长短阴谋论
此外,西方学界出现了一种阴谋论,也成为了对油价高涨的一种解释。据分析,阴谋论有两种,一个是长期阴谋论,一个是短期阴谋论。长期阴谋论是指美国石油巨头实际上已经有很成熟的能源替代技术,量产后该技术也十分廉价。事实上,当油价在50美元一桶的时候,该技术就可以完成产业化了,但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美国石油巨头并不着急推出新技术。
短期阴谋论就是指布什本人就是美国石油集团推出来的宠儿,布什为了“报恩”,因此美国政府有意推动油价上涨。该论点分析师认为,到目前为止,石油并没有出现绝对的短缺,但油价却成倍上涨,这与近年来很奇怪的“美国现象”有关:在石油价格高涨的时候,美国政府一定扩大石油储备,石油价格低的时候却出售储备。而且,在石油价格高涨之时,美国石油公司封存了一些油井,这些逆向操作都指向了布什政府
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影响传媒业?
金融风暴对传媒产业的影响及对策初探
2008年10月23日11:02 人民网
由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愈演愈烈,全球金融市场异常动荡,从几大金融机构破产蔓延至国家破产,美国及全球经济减速,不仅影响了银行业、房地产、零售业,还逐步波及到作为文化产业和信息服务产业子类的传媒产业。中国传媒业已经和将要受到何种影响?这是业内人士与传媒学界不能不关心的重大问题。我们拟从历史事实和逻辑关系层面对此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对传媒产业应对金融危机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世界传媒业难逃金融危机影响
从世界传媒产业的发展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了绝对优势。四大西方主流通讯社美联社、合众国际、路透社、法新社每天发出的新闻量占据了整个世界新闻发稿量的4/5。在时代华纳、索尼、迪士尼等传媒产业巨头的引导下,西方50家媒体娱乐公司占据了当今世界上95%的传媒产业市场。美国现在的传媒产业发展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不仅规模巨大,而且产业细化、全球扩张。目前,美国的经济专家都不愿断言经济减速所直接影响的产业板块。然而,传媒产业内的每个人心里都清楚,一旦经济疲弱现象长期持续,哪一个行业都无法在衰退中幸免。美国一些资深媒体行业分析师和投资家认为,虽然美国的传媒企业和集团运营重心各有不同,但它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经济紧缩的影响。
在所有传媒大亨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最能感受经济放缓带来的切肤之痛,因为与其他影视制造同行相比,哥伦比亚的盈利主要依赖广告收益。高盛公司的分析师表示,在他们所关注的娱乐传媒产业板块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是最不被看好的企业。摩根大通公司的分析人员预测,美国经济放缓之后,哥伦比亚公司的广播业务收益有可能下降2%至6%,而伯恩斯坦公司的经济专家则估计,一旦经济衰退,哥伦比亚公司每股股票的收益可能遭受20%的重创。
除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金融分析专家对迪斯尼公司的前景也不十分看好。有经济专家认为,迪斯尼公司的股价在经济放缓后可能收缩12.3%,原因在于迪斯尼公司21%的经济收益来自广告收入,另有约25%来自主题公园营业额,而这两项收益随时会受旅游产业效益波动影响。花旗投资的分析师近日则将迪斯尼股票定级为“售出”。经济分析专家们也清楚地看到,迪斯尼与其他传媒公司一样,经营策略发生巨大转变,已经不能与美国前几次经济萧条时的传媒企业同日而语了。投资公司的调查分析显示,经历过1991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后,迪斯尼公司的主营收益已经从主题公园转移。新闻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鲁珀特?默多克透露,新闻集团不再依赖某个单一市场或某种单一媒体,收购境外的MySpace、天空意大利以及东欧国家的电视播放系统,正是新闻集团向经济快速增长国家扩张的明证。
而作为美国几大传媒巨头之一的时代华纳也并非局外之人。近一段时间,华尔街的观察家们都在拭目以待,看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杰夫雷?布克斯采取怎样的改革措施,来保护这个易得衰退感冒的传媒大亨。时代华纳近年来将收益重点从电视网络转移,尽管人们还不能确定广告收益衰减对数字产业有哪些影响,也无法预知次贷危机能够减少多少网络用户,分析专家们仍相信转移经营重心能够抵御部分衰退风险。
其他传媒广告投放的形势总的来说不容乐观。瓦乔维亚证券本月发布的报告中预计,2009年投向杂志的广告支出将减少2%,投向报纸的广告支出将减9.8%,较此前预期有所恶化。但福克斯商业新闻网(Fox Business Network)广告销售部副总裁麦卡恩(John McCann)表示,部分广告主别无选择,不得不留在这块市场。“对金融公司来说,那些幸存者必须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悄无声息是不行的。”但很多广告主有仍可能选择削减广告投入。“大部分(广告主)会等待市场平静下来再做行动。”福布斯网站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斯潘菲勒(Jim Spanfeller)说。
10月13日,俄罗斯记者联盟发言人称,此次经济危机最受打击的是俄罗斯媒体行业,广告投放量正在急剧缩减。俄罗斯记者联盟组织及媒体与民众社会发展中心负责人伊格尔?雅克文科接收采访时说:“通过广告市场,传媒领域被波及得最快也受打击最严重。数百家公司已经破产,主要都是从事广告业务的。”他说,即使是国营或公共媒体也不会幸免。再过2——3个月,因通货膨胀和大量公司破产所造成的需求结构改变会让这些公司也体会到结算和零售压力。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最新的调查显示,由于各国企业都削减了IT及广告开支以应对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在线广告业务在经过连续五年的高速发展后,有可能在2008年停止增长。另据报道,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上半年英国广告市场整体支出同比下降0.7%,美国金融服务业的广告支出同比下降27%。
目前看来,索尼公司似乎在所有传媒巨头中最能抵御经济危机,因为它没有经营电视网络业务。经济专家分析,索尼的娱乐产业目前还没有受到美国经济影响,其电视业务主要关注技术整合,与美国广告业增减没有多少关联,即使有冲击,也主要来自于电子领域。商业部门的统计显示,美国2月份零售业下滑0.6%,电子产品本月的销售减少0.2%,但电脑游戏的硬件和软件销售量猛增34%,对于索尼公司的游戏业务无疑是个利好。
二、金融风暴与传媒产业关系的复杂性
就历史上发生的几次金融风暴来看,防御性行业,如传媒、计算机设备、零售业、通信设备和医药生物等都是受到经济周期下行影响最小的行业。但在世界各行业联系更加紧密的情况下,传媒行业受到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无论是美国这些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媒体是否为执政党耳目喉舌工具,其传媒产业的运营模式其实都大体相近: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广告收益为主,其他经营路子为辅的产业化模式。因此,金融危机一旦使经济低迷,那么企业必将受损,投入媒体广告减少,媒体产业相应受损。这是两者最基本的关系。无论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还是从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来看,都存在这样一个链条,只是按照时间纵向发展,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传媒受影响的程度、范围等有所区别。下面以1997亚洲金融风暴和这次金融危机相比具体说明:
首先是表现在影响面的不同。1997年的金融危机源于泰国,横扫东南亚,进而影响到全球,受到重创的国家有泰国、韩国等当事国。当年的金融风暴始于亚洲,从亚洲扩散开来,相形之下西欧、美国等国家所受影响要小于亚洲圈子,并非这次金融危机一样迅速席卷全球。相应的,原来在较小范围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居于美国、西欧等国的传媒行业受影响更小。而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于作为全世界金融中心的美国,短时间内迅速冲击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西方国家占据全球95%传媒产业市场,而他们以美国为代表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首当其冲,因此,可以说传媒产业整个行业所受影响面积更大,范围更广。而亚洲等国家所受影响现在还比较小。这场来势迅猛的金融风暴虽然正在蔓延至全球,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对亚洲及中国的影响相对较小,甚至迄今还未明朗。10月16日,光线传媒内部人士透露,金融风暴并未影响该公司登录A股的计划,该公司总裁王长田近期频繁与华兴资本共商私募上市事宜,同时光线内部已悄然推行年薪制与期权制。他认为,光线上市计划并未受金融风暴的影响。让他更感欣慰的是,自金融风暴发生以来,投资者未减少对光线的热情,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他想象。当然,这也许是他们自身的乐观态度或是猜测,或者只是阶段性现象,对今后的发展仍需审慎观察。
此外,不同时期金融风暴对传媒产业发的影响程度有所区别。几次金融危机对传媒产业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近几年全球传媒产业的发展迅猛,相关行业如**、游戏、动漫产业等相比前几年都有很大发展,传媒产业外延扩大,因此此次金融危机所波及行业范围也将相对更加广泛。自金融危机爆发后,一系列传媒产业(含**这样的大传媒产业)的反应都显示出此次危机波及范围的广泛,美国**相关统计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最近两个月,美国的影院市场一直处于冰冻期,北美票房排行榜上的第一名都没能超过3000万美元,大部分时候都在2000万美元上下徘徊。而两个月之前,排行榜上的第一名一般都在5000万美元以上,差距之大令人咋舌。好莱坞此次也将面临资金流产、上映推迟、影院萧条、罢工回潮等问题。一些公司为防止将来“断货”,将已经拍好的影片推迟上映。《哈利?波特6》就从原定的今年11月推迟到明年夏天上映,007新片《量子危机》也推迟一周。美国媒体预言,随着金融危机持续蔓延,这种情况将层出不穷。此外,其他传媒娱乐产业也相继有所反应。美国高盛公司将手中娱乐公司股票减持10%,标准普尔传媒娱乐产业信用评估专家称传媒公司未来一个季度的业绩收益将最先反映出经济下滑的初期影响。
拿中国来说,最近几年新兴媒体的出现,相关动漫、游戏、影视、娱乐产业等与传媒有关的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因此此次金融危机对其造成的影响必然大于之前的金融风暴。1997年互联网刚刚兴起,传统媒体占据着传媒产业的绝对统治地位。近年来,传媒产业内部各行业的产值规模、增幅以及组成结构都发生着迅速变化。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迅速成长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带来了新的变化。传媒业正呈现出强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传媒产业雏形已经形成,并且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或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从传媒资本的角度看,中国传媒的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在明显加快,而且国家的有关政策也开始松动,由原来的严格控制到现在的限制性进入。这样一来,全球经济的波动和市场变化也会比原来更快更直接地影响到中国传媒产业。不过,现在的传媒产业抗击风险能力也更强,更加成熟理性。97年金融风暴发生时,当时的互联网还未兴起,相关企业对发展模式尚处在探索阶段,更多的是在烧钱,所以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大家都仓皇而逃,加上当时资本市场对中国市场的不甚了解,一旦出现问题就不再追加投资,从而造成很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企业中途夭折。而现在虽然出现了金融风暴,传媒行业更能够看清楚形势,包括一些投资者,这样就使得该有机会的公司依然有机会。
不同国家、地区的媒体受金融风暴的影响方式是有差异的。例如,中国与国外传媒产业不同的地方就包括赢利模式的不同,中国媒体的广告收入占行业收入的比例大于西方媒体。此次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广告行业,进而影响赖之以生存的传传媒行业。本次金融危机爆发,企业盈利能力受到影响,势必会使企业减少宣传资金,对广告宣传的投放也就相应缩减,这样一来,媒体赖以生存的广告减少后,媒体收入也相应减少,这必将影响到国内各大大小小传媒。而媒体的广告结构不同,在金融风暴中所受影响的程度也会不同。 就《成都商报》来说,其广告中有50%以上是房地产广告,此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对房地产行业影响最大,因此,如像《成都商报》这样一半以上依赖房地产广告的传媒产业所受影响将会比其他依赖房地产广告比例少于它的传媒更大。
不同种类的媒体在此次金融风暴中所受影响也是不同的。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媒体所受影响都是有差异的。就金融风暴爆发后月数据资料显示,网站点击率、电视收视率均有上升,特别是各大门户网站,因此网络、电视媒体的广告收入并不至于惨淡。反倒是时效性较差的杂志面临严重的广告缩水。
网络和电视:由于网络是现今人们获取信息的最快捷、最简单的渠道,互联网甚至可以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将事件图文声并茂地展现出来,而且具有可反复浏览的信息保存性和深度阅读的专题性,其及时更新的速度是其他媒体所不能比拟的。因此,人们为了尽快获得更多更新的关于金融危机的消息,上互联网成了人们的普遍选择。纽约时报媒体集团首席广告官丹尼斯?沃伦(Denise Warren)指出9月份金融危机反而造成了纽约时报网(NYTimes.com)访问量激增,广告增长明显高于上述水平,“由于无法预测这部分流量,因此我们无法提前销售广告。”丹尼斯?沃伦表示。而金融信息网站Boursorama的点击率增长了50%,仅7日一天点击量就达到了105万次。
除了网络,电视也具有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除了浏览网络,每天打开电视了解金融危机最新消息也成了另一种快捷方式。据调查显示,9月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电视台收视率,特别是新闻频道普遍上升了。美国CNBC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创下了自“9?11”以来的最高收视记录。CNN的收视率增长了27%,而福克斯(FOX)的收视率则增长了35%。此外,另外一个导致电视收视率节节攀升的原因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失业率以及高涨的油价,正在让球迷们、歌迷们远离球场和演唱会现场,更多的人,尤其是欧美国家的人更多地选择在家看电视或上网在线收看。
报纸和杂志:几家欢喜几家愁。金融危机使金融类杂志销售火爆,《经济学家》杂志一位发言人表示,该杂志的零售量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0-25%,其增长与金融危机爆发,读者对金融新闻关注升高有关。培生集团(Pearson PLC)旗下的《金融时报》在美国10月份零售量提高了30%;《华尔街日报》几周来零售成绩也提高了20%,《华尔街日报》网站九月迎来2,450万读者,创单月纪录,较去年同期上涨137%。法国经济类报纸《回声报》9月的销量同比增长了21.5%。而据英国《独立报》报道,随着金融海啸直卷全球,世界知名杂志《花花公子》也受到严重冲击,甚至面临破产威胁,近日盛传,赫夫纳可能要裁员度过困境。听到这一风声,赫夫纳旗下明星纷纷跳槽,以求自保。这一举动无疑是雪上加霜。赫夫纳一手打造的商业王国股价最近由6.2英镑急跌至1.55镑,生意亮起红灯。据83岁的休?赫夫纳说,目前他的股票已经跌了七成,传言要被迫裁员以渡过经济危机。“面对当前突如其来的经济气候,我们认为有必要创造一些能令华尔街微笑的东西”,《花花公子》的高级副总裁兼摄影总监加利?科尔得意地说。根据《花花公子》的要求,所有年满18周岁居住在美国的女性,只要能够提供曾经或正在华尔街供职的证明,并且填写完备相关资料,就有机会前来拍摄裸照。目前该“选秀”活动已经开始,路透社消息称,《花花公子》计划在2009年2月份推出以华尔街女性职员为主题的裸照专辑。 由此可以看出,相比起其他媒体在金融危机来临后收视率、阅读量有所激增的情况,杂志的境况并不看好,一些投资人甚至撤销了对以往杂志的股份。
三、传媒业应对态势及突围策略探析
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传媒业发展前景阴云密布,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传媒业巨头们也不得不为经济衰退作些准备,暂时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全球各大传媒集团都已陆续采取措施谨慎应对本次金融风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首席执行官莱斯利?莫维斯说:“如果美国经济下滑——很显然已经出现——影响我们所经营的广播和电视业务,我们会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召开的媒体峰会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首席执行官莱斯利?莫维斯开始未雨绸缪进行战前动员。他对参会人员解释说,传媒企业运营和转产存在诸多方式和途径,哥伦比亚公司已经削减了部分经营项目支出,一些烧钱的项目经费也被压缩,公司管理层有能力应付经济放缓的形势。
中国传媒产业如何应对本次金融危机?这是大家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此次危机还继续持续发展中,我们都还不知道它将带来多大的影响,如何发展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紧密跟踪深入分析不断调整应对步伐是必须的。根据以往经验,结合现阶段媒体产业特征提供以下应对措施供传媒行业参考:
1、做好内容,稳定与扩大市场。金融危机使人们对市场上的一点风吹草动都倍加关注,给了媒体一个前所未有的扩大受众群的契机。
2、降低营运成本。由于广告缩减影响媒体收入,媒体应该在降低自身营运成本上下功夫,节俭开支,降低成本,必要情况下进行人员及机构的精简,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3、其次,开拓新收益渠道,开发新的文化产品,谋求自身突围。传媒产业可以拓展到游戏、影视等领域,开发相关文化、创意产品及服务。
4、进行其他关联产业的开拓,可以抓住在相关产业“抄底”进入的机会。从宏观来说,拉动内需也是必然之势,在政府宏观政策指导下,一旦扩大内需,市场需求就会跟着放大,传媒产业应该进行相应的产业战略布局。
危机所造成传媒产业乃至整个经济损失到底有多大,还有待观察。对危机最终杀伤力的评价显然已经超出了经济学家预期的范围,其影响不仅在金融体系和经济层面,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逐步显现,因此,传媒产业有必要做好更长远的准备以应对这场未知的风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各媒体应该根据各自不同的媒体特性、资源结构、战略需要,有针对性、有选择地采取一些应对措施,规避风险,寻找战机,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
天然气概念股龙头一览
天然气概念股龙头一览据《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至2020年天然气产量达到2070亿立方米,综合保供能力要求达到3600亿方以上,供需缺口约为1,530亿立方米。今年来环保高压之下,“煤改气”政策将继续推广加速。其中工业锅炉改造和城市燃气取代烧煤供暖将带来天然气需求的主要增量。常规天然气开采量稳步提升,非常规天然气带来边际增量。
国内天然气上游开采仍然由三大石油国企牢牢把控。国家政策导向和原油价格上涨大环境之下,三桶油将持续加大上游勘探开发资本开支。2017年全国常规天然气产量1338.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1%,未来将延续低速增长态势。随着开采技术进步以及成本降低,非常规气的开采量也在迅速扩大。未来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和进口LNG百花齐放,为我国天然气带来边际增量。
东方证券指出,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将加速管网建设,天然气行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预计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将于今年下半年成立,将提高天然气管道集输效率、丰富上游天然气供应渠道,建立起下游充分竞争的销售市场。天然气行业发展将加速,同时18到20年还需新建天然气管道2.7万公里,利好油服建设公司。
深圳燃气2018年年报点评:天然气销量增长带动业绩提升
深圳燃气601139
研究机构:上海证券分析师:冀丽俊撰写日期:2022-04-28
天然气销量增长带动业绩提升
公司主营业务为城市管道燃气供应、液化石油气批发、瓶装液化石油气零售及燃气投资业务。截止2018年底,公司管道燃气用户总数达326.37万户,其中深圳地区205.88万户,深圳以外地区120.49万户。全年管道燃气用户净增36.94万户,其中深圳地区净增17.35万户,深圳以外地区净增19.59万户。
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27.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15.2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16.24%。收入和利润增长主要是由于天然气销量的增长。
2018年,公司天然气销售收入79.71亿元,同比增长26.31%;销售量27.6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5.39%。其中,管道天然气25.9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7.24%。
深圳地区管道天然气销售18.1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59%;主要是电厂天然气销售量增长所致,全年电厂天然气销售量为8.5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0.47%。
公司液化石油气批发销售收入25.60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销售量63.73万吨,同比下降10.10%。
毛利率稳定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0.95%,较上年同期提高了0.22个百分点。
公司主营业务成本100.71亿元,同比上升16.62%;其中管道燃气、天然气批发、石油气批发、瓶装石油气业务,成本增幅分别为30.95%、15.84%、1.1%、13.63%。毛利率分别为23.74%、5.80%、3.43%、35.62%,分别变化了-2.35、1.38、-1.24、-1.91个百分点。
储备与调峰库即将投产
公司投资兴建的深圳市天然气储备与调峰库,年周转能力为10亿立方米,预计将在今年投入运营,有利于增强公司的调峰和周转能力,错峰储备也有利于降低购气成本,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一季度业绩小降
一季度,公司天然气销售量为6.32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6.36亿立方米下降0.63%,其中:电厂天然气销售量为0.67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1.10亿立方米下降39.09%;非电厂天然气销售量5.65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5.26亿立方米增长7.41%。由于电厂天然气销量大幅下降,一季度业绩小幅下滑。
风险提示
天然气销量低于预期、油价波动、能源供应风险等。
投资建议:
未来六个月内,维持“谨慎增持”评级。
我们预测2022-2021年每股收益为0.41元、0.45元和0.48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为14.47倍、13.24倍和12.28倍,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平均估值,维持公司“谨慎增持”评级。
新天然气:财务费用拖累一季报增速,看好煤层气量价持续齐升
新天然气603393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分析师:刘晓宁,王璐撰写日期:2022-04-29
因合并亚美能源,营业收入大幅增长。气价成本及财务费用增加拖累业绩增速。因2018年期末合并亚美能源,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5亿元,同比大幅增加111%。因供暖季天然气采购成本增加,公司一季度营业成本3.92元,同比增长62.59%。且因购气成本未全部传导至下游用气户,拖累公司在新疆的燃气分销业务盈利能力。公司2018年4月新增15亿银行贷款用于收购亚美能源,本期一季度较上年新增利息支出。气价成本及财务费用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723万元,同比增长4.79%。
亚美能源持续新增钻井,开发规模长期具备成长空间。2018年潘庄区块完成钻井63口,较2017年增加8口。因历史原因原由中联煤层气运营的34口井,于2018年11月起,正式划转至亚美,每天为潘庄增加6万m3产量。近年来亚美能源持续新增钻井,产气规模可持续提升。去年10月发改委核准马必区块南区煤层气开发方案。最新发改委政策将煤层气对外合作项目开发方案由审批制变更为备案制,利好公司开拓新区块,长期具备成长空间。
国际油价上涨支撑煤层气气价,有望提升亚美能源盈利能力。2018年12月以来,布伦特原油价格持续上涨,至74美元/桶左右,涨幅超过45%。国内煤层气价由市场供需决定,与国际能源价格具有一定的联动性。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可支撑煤层气气价,有望提升亚美能源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参考一季报情况,我们下调预测公司2022-2021年业绩为4.54、5.59和6.60亿元(调整前为5.33、6.29和7.44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4、11和10倍。天然气消费持续高增长,煤层气开发新政有利于公司长期扩张。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平均,维持“买入”评级。
盈利预测:调整公司19-20年归母净利润为608.84/605.81亿元(原值为626.06/626.59亿元),新增2021年利润643.90亿元,对应PE为12/12/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油价大幅下行、炼油行业景气下行
蓝焰控股:年报符合预期,一季度气量增长
蓝焰控股000968
研究机构:国信证券分析师:陈青青,武云泽撰写日期:2022-04-24
2018年业绩增长39%符合预期,2022Q1业绩增长15%
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22.57%至23.33亿元,归母净利润+38.66%至6.79亿元,位于业绩预告6.2-6.9亿元的上半区间,业绩承诺完成率104.33%。公司2022Q1营业收入+17.55%至4.07亿元,归母净利润+14.87%至1.26亿元。
老区块销量微降、售价明显提升、成本持续下行;期待新区块进展
2018年公司煤层气产量+2.16%至14.64亿方,利用量+5.50%至11.50亿方,销售量-1.86%至6.87亿方。我们测算公司2018年平均不含税气价+0.12元/方至1.72元/方,平均采气营业成本-0.04元/方至0.46元/方。在老区块销售量微降、排空率略增的同时,2017年中标的4个新区块已经有3个点火出气,柳林石西/武乡南/和顺横岭完钻34/13/3口井,压裂18/10/1口井。我们期待2022年内有新区块从探矿权阶段转入采矿权阶段,贡献气量与业绩。
19Q1新气井投运带动气量增长,期待后续新区块进展
2022Q1,公司营业收入+17.55%至4.07亿元,主因是售气量价齐升;营业成本+24.55%,主因是在建工程转固带来折旧增长,我们判断当期有新气井投运。公司当期其他收益+16.22%至7009.69万元,判断主要为售气补贴提升贡献。
工程业务体量扩张,占毛利比重上升至32%,为年报增长主因
全年新建气井收入+79.64%至8.43亿元,毛利率+4.49pct至40.17%,主因施工量增加;气井维护收入-0.18%至2.82亿元,毛利率-10.82pct至16.77%。工程业务占总毛利(含补贴)比重+7.45至31.78%,为年度业绩上升的主因。
山西燃气集团推进重组,有望为上市公司对接更多资源
山西正推动国企改革,新成立的山西燃气集团拟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构建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整合优化。公司作为其旗下唯一上市平台,有望借助燃气集团的资源,快速发展煤层气开采主业,加快管网互通,促进煤层气产业链完善。
投资建议:期待新区块进展及山西燃气集团资源对接,维持“买入”
预计公司2022-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7.97/10.69/13.67亿元,对应动态PE为17x/13x/10x,维持“买入”评级,合理估值16.48-16.58元。
风险提示:勘探开采不达预期,山西燃气集团整合不达预期,气价下行。
广汇能源:18年业绩符合预期,19年业绩增量有保障
广汇能源600256
炼油板块业绩大幅下滑,成品油需求弱势板块业绩承压:一季度炼油板块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2.7%,达到6178万吨,成品油产量同比增长3.8%达到3944万吨,但经营收益仅为119.63亿元,同比下滑37.06%(去年同期为190.07亿元)。从财报上看,联营及合营企业业绩下滑导致投资收益下降20.70亿元,此外非套期衍生金融工具浮亏增加23.52亿元也拖累炼油板块业绩。从油品消费上看,柴油产量、消费双双负增长,汽油增长较为稳定,整体需求一般。从历史数据上看,炼油板块单季度业绩119亿元也大幅落后于过去三年的均值水平。
勘探与开发资本支出大幅增长:Q1资本支出人民币119.14亿元,其中勘探及开发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55.62亿元,主要用于涪陵、威荣页岩气产能建设,杭锦旗天然气产能建设,去年同期64.14亿元,其中勘探及开发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15.97亿元。2022年预计全年勘探与开发板块资本支出达到596亿元,持续的资本支出将一方面推动天然气产量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为我国能源安全结构的调整作出贡献。
盈利预测:调整公司2022-2020年归母净利润25.81/31.72亿元(原为23.01/25.74亿元),新增2021年归母净利润33.85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10/9,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不及预期,天然气价格下滑、甲醇价格下跌。
杰瑞股份:2022年一季度淡季不淡,业绩表现高增长
杰瑞股份002353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分析师:罗立波,刘芷君撰写日期:2022-04-29
事件:公司公告2022年一季报4月24日晚,公司公告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2022年Q1公司实现收入1,012百万元,同比增长30.3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0百万元,同比增长224.56%,符合此前的业绩预告。
2022Q1淡季不淡,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公司2018年Q1~Q4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百万元、152百万元、177百万元和435百万元。从历史情况来看,第一季度往往受到春节因素影响,确认业绩较少。2022年Q1,行业需求持续旺盛,淡季不淡,公司依然在第一季度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表现。从毛利率来看,2022Q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2.41%,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较2018年全年毛利率(31.65%)也有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依然在持续改善的过程中。
推进业务良好发展:根据公司官网消息,近日,公司与巴基斯坦油气开发有限公司(OGDCL)签署了Nashpa增压站EPC总承包项目,项目金额约合人民币近2亿元,标志着杰瑞压缩机组的成橇能力再次赢得国际认可。4月20日,公司举办了新品发布会,成功实现了全套电驱压裂装备的现场启机联动。无论是在拓展海外市场还是推进现有产品技术升级,公司都在持续推进业务发展,保持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中石油加大资本开支,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在国家强调能源安全的战略背景下,表现积极。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能源开发加快,对大型压裂设备需求旺盛。在中国石油(601857.SH)/中国石油股份(00857.HK)披露的2018年年报中,2022年勘探与生产板块计划完成支出2282亿元,同比增长16.37%,其预算规模甚至超过了在2014年行业景气高点时的资本开支预算。2022年压裂设备行业需求有望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腿关节响是怎么回事?急!
关节会嗝嗝响有三个原因,1)气体逃逸、2)关节移位还有3)关节炎造成的粗慥关节接触面。
1)气体逃逸:科学家们认为在我们人体关节间,有一种叫做滑液(synovial fluid)的
液体, 是用来润滑关节用的。这种滑液内含有一些气体,譬如氧气、氮气和二氧化
碳。这些气体在滑液中形成气泡。当我们拉伸我们的 关节时,滑液中的气体急速跑
掉,就造成嗝嗝响,因为气泡破了。
你有时就会听到嗝嗝响。这种情形以膝关节和足踝为多。
3)关节炎造成的粗慥关节接触面:关节炎会破坏关节间的软骨组织,造成关节接触
面不再平滑。这种状况下,关节磨擦就会产生响声。
活动关节产生声音是否对身体有害?不一定。
如果当活动关节会嗝嗝响而且有痛感时,得去看医生。
有些人喜欢搬指关节来产生声音,一些研究报告指出这种习惯会破坏指关节间的软
组织,而减弱了我们手指的握力。
初学者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应当说大部分都是正常的。人的关节,有些部位有些角度平日是比较少活动到的,这就象一部新的汽车一样,需要有一个磨合期才能运动得顺畅。尤其是肩关节,平时活动比较少,而太极拳中,各关节经常做圆周运动和升降运动,会使“”关节活泼起来,因此刚开始发出声响是难免的。但要注意,初学者一定要注意关节的放松,顺其自然,不要强行做吃力的动作,关节能转到多大辐度就多大,不要逞能,也不要有不怕吃苦不怕痛的思想,注意保护关节不受损伤。关节一旦受损,往往是不可逆的,是一辈子的事。只要坚持,日久天长,关节自然能打开。切不可急于躁进。待练习一至两个月,如果天天坚持练,仍然会响,则可能是有问题。需要暂时停止练习,到医院检查。
不是骨头的响声,是韧带滑动的响声,韧带疏松的原因,不要刻意让它响,会慢慢好的。
造成骨关节响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和骨关节运动过少有关。过少运动使骨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滑囊组织的工作能力降低,接踵而来的是骨关节病,如: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等。锻炼可选择进行正确的骨关节运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