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下跌受益股票-油价下跌利好油轮公司
1.保罗·盖帝的首富之路
2.如何分析对海运市场的价格把握度的要求
3.推荐2-3个1-3年可以内可以翻倍的绩优股
保罗·盖帝的首富之路
早在1974 年,石油帝国的国王琼·保罗·盖帝所积累的财富,已超过了肯尼迪或洛克菲勒两个家族中的任何一个。
1957年,盖帝的资产就已超过10亿美元。这一年,《命运》杂志列出美国最富有的人名单时,格蒂名列榜首。
作为曾经的世界首富,他是人们关注的目标,直到今天,这种关注依然没有结束,因为,由他创立的盖帝帝国依然还在发展之中。
保罗·格蒂1892年12月15日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他的父亲乔治·格蒂原是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一名律师,后来又开了一家保险公司,生活相当富裕。保罗是独子。
少年时期的保罗·盖帝是个聪明但不刻苦的小学生,常常惹得老师发脾气。闲暇时间不是沿着肮脏的铁道散步,就是躲在房间里如饥似渴地读书或是写日记。
J.P.Getty是美国一个很有名的人。他做石油生意,24岁就成了百万富翁。他具有冒险精神,有天生的商业头脑,也很有经营眼力。
时值美国经济大萧条,美国石油业自然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油价下跌,股票下跌,大多数投资家和石油商纷纷躲避这场灾难。盖帝却仍以其在经济危机中逆流而上的勇气和洞察力,感到上帝赐予他的机会来临了。他果断地调整了他的石油战略。在整个20 年代,他所赚的钱主要是通过钻井和生产石油获得。当时他觉得这样做是对的,因为当时各石油公司的股票价格高于帐面价值,而购买地皮开采石油则划算得多。进入20 年代末,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股票价值下跌之猛令人目瞪口呆,股票在市场上的价格大大低于它的实际价值。此时,只消用50%的钱或者更少就可以买到它。盖帝决定冒这个风险。他的信条是众卖我买,众买我卖。事实证明盖帝这次的决策是正确的。他30 年代初期购买的大量股票在30 年代中期猛烈升值,使得他的财富增长了几倍。
但最初他的战略的实施并不顺利。首先是他的母亲萨拉反对他在股票崩溃之时购买那些一直向下滑落的股票。尽管如此,他还是耐心说服了公司的董事,开始购买加利福尼亚两家石油公司的股票。当他购买了300 万美元的股票后,继续下跌的股市使他损失了100 万美元。这次挫折对盖帝的胆魄、毅力是一次严重的考验。对盖帝来说,收购大量的股票不仅是想赚大钱,也是在实现他建筑盖帝石油帝国的宏伟计划。他的第一个目标是攫取加利福尼亚十大石油生产公司之一的太平洋西方公司的控制权。盖帝认为它是个便宜货,因为它的股票价格从他最初开始购买的17 美元跌到了3 美元。而太平洋西方公司股票的帐面价值为15 美元一股,就它的石油储量看又远远超出15 美元一股。1931 年底,盖帝终于获得了太平洋西方公司的控制权,而他个人的全部存款也花得一个子不剩。他接手新公司之后,马上把所有雇员统统解雇,然后再以较低的薪金把他们雇回来。
第二个目标是一个比太平洋西方公司大得多的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拥有2 亿美元资产和1233 个加油站的海滨联合石油公司。在股票狂跌的风潮中,它的股票价格下跌了90%,每股售价不到3 美元。盖帝毫不犹豫地在1932年1 月将乔治·盖帝公司的一块宝贵的地皮卖掉,用卖地得到的450 万美元现款准备收购海滨公司的股份。他选择了金融史上一个巧妙的时机开始他的行动。3 月12 日,瑞典火柴大王伊瓦尔·克罗伊格在巴黎一家饭店自杀,两天之后,伊士曼·柯达公司的乔治·伊士曼也在罗彻斯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股票市场一片混乱。3 月15 日,盖帝以每股2.5 美元的价格一次买下了12000股。到3 月底,他已经用37232.50 美元买下了15000 股。
在整个30 年代,盖帝活跃在股票市场,竭尽全力揽集股份。他想获得海滨公司控制权的企图遭到了反击,但这并未丝毫削弱他的进攻意志。他向拥有海滨公司股权的使命公司发起了攻势,在1935 年——1936 年的两年时间里,他获得了使命公司40%的股份。继而增到45%,加上太平洋西方公司在海滨公司的股份,盖帝如今拥有了海滨公司20%的股票权。1934 年至1936年汽车数量的增加使得石油需求量大幅度上升,而盖帝购得的股票价值也翻跟头似地上涨。1932 年他购买的海滨公司的股票每股仅2.5 美元,到了1936年涨到每股20 美元。1935 年他以每股10 美元多一点购得的使命公司股票,到1936 年上升到每股29.50 美元。盖帝的衣袋装得满满的。盖帝一直梦想扩展他的石油帝国的版图。早在1932 年,他就企图插足中东,在伊拉克的底格里斯以西获得一块租借地。这个计划虽然得到美国的支持,却终于未能实现。这块肥肉落入了实力雄厚的英国石油发展公司之口。
对此盖帝一直耿耿于怀。他始终觊觎中东这块浸透了黑色液体的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终于熄灭之后,盖帝不失时机地把脚迈进了中东。当时中东的石油生产格局已经确定,由英国石油公司等7家大公司控制着波斯湾全部石油生产的80%以上,并支配着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结构。这7家石油公司号称“7姐妹”,而这7姐妹是绝不希望凭空再冒出一个新妹妹。
但盖帝决心不放过这次在中东获得立足的机会。他把注意力坚定不移地集中在一个被大石油公司所忽略的稍小的地区,即所谓的“中立区”。这是一块楔形的沙漠地带,面积为2200 平方英里,北接科威特,东临波斯湾,南邻沙特阿拉伯,尽管这块没人居住只有黄沙飞扬的地方一片荒凉,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却为它的主权争吵了几个世纪。最后以“中立区”的方式结束争吵。就是说谁也不是它的主人。但妥协方案规定两国均享有它的矿藏主权。盖帝为了获得开采权,同意立即付给沙特阿拉伯国王950 万美元的巨款。此外,即便没有发现石油,他每年也至少要付给沙特人100 万美元。令石油业目瞪口呆的是他答应每生产一桶石油付给沙特人高达55 美分的开采税。
1948 年12 月31 日,沙特人宣布盖帝获得了开采特许权。同时他也有十足的耐心等待中立区的好消息。1950 年,中立区的开采没有结果。1951 年,没有结果、1952 年,没有结果。在经历了4 年的挫折后,成功突然降临了。1953 年2 月10 日盖帝终于发现了石油。中立区石油的发现马上对太平洋西方公司的股票产生了影响。在1953年3 月一个月内,它的股票由每股23.75 美元翻到47.75 美元,使盖帝的财富成倍地增长。
为了打破“7 姐妹”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垄断,他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他加快了控制海滨石油公司的步子,因为他要使用海滨石油公司的贷款。目下他的石油帝国里,由他控制的太平洋西方公司的贷款权又胶着于中立区的开发上,于是他设法让他控制的另一个公司使命公司,向银行借了1400 万美元去购买海滨公司的股份。他终于以51%的股权夺取了海滨公司的控制权。于是,巨额的投资行动开始了。他投资2 亿美元,在美国东海岸建了一个新炼油厂。他还将投资6000万美元,用以翻修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旧炼油厂。他还准备以1 亿2 千万美元的成本,使海滨公司的加油站的数量翻一番。他还将花2 亿零7 百万美元建造第一艘超级油轮,将原油运到欧洲、美国和日本。
盖帝精明地发现中立区最有价值的资产是浅井里的,阿米诺伊尔不愿生产的“废油”。这种油的质量远远低于深层油砂层的油,但储量远比后者大,可以使他发一笔大财。他尽量压缩生产成本,使这种油在市场上以1美元一桶出售,而每桶油送运之前的成本为75 美分。盖帝获得的丰厚利润令竞争对手十分佩服。
盖帝对自己所有的油井的详细情况了如指掌。这一点就连他他的敌人也不得不赞扬:他可以告诉你每一口井的情况——它坐落在什么地方,钻探的成本是多少,每天的产量如何。有时盖帝会搞点小小的花招检查一下他的石油工程师。他改动有关油井的某些数据,看工程师们能否发现。
盖帝很谨慎地花他的钱。他把企业管理费用保持在最低水平,从不允许中立区的雇员超过700 人。他把中立区的每一口油井都当做一个单独企业,把费用分配到每台油井。在很短时间内,他就收回了在“中立区”所花的每一元钱。
70 年代初,阿拉伯国家将石油价格翻了两番,从每桶3 美元提高到12美元。盖帝也变得更加富有了。
1976 年6 月6 日凌晨,盖帝停止了呼吸。
据当时《纽约时报》报道:琼·保罗·盖帝逝世时留下总共价值约20多亿美元的财富。
如何分析对海运市场的价格把握度的要求
国内海运行业主要上市企业:宁波海运(600798)、中远海特(600428)、长航凤凰(000520)、招商轮船(601872)、渤海轮渡(603167)、中远海发(601866)等
本文核心数据:集装箱吞吐量、市场份额占比、船舶拥有量、海运量、船舶运力、装货量和卸货量
全球海运市场有四大分类形式
海洋运输又称“国际海洋运输”,是提供海上客运或者货运服务的行业,是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海运可以根据距离远近、经营方式、船舶类型和货物类型分成四大类。其中较为常见的分类方式为货物类型分类,干散货运输、集装箱运输和油品运输是三大运输板块,报告后文将根据货物类型展开分析。
干散货船主要运输大宗干散货,如铁矿石、煤炭、粮食等,货物是装入船舱中进行运输的。油轮主要是原油或成品油的运输,装卸过程是通过管道将原油或者成品油加压装进船内的油罐里进行运输的。集装箱运输是将货物装入统一尺寸的箱子里,再将箱子码在甲板固定卡位,加固,防止海运途中的颠簸造成移动等。
干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为三大运力
《2020全球海运发展评述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初,全球船舶运力总计达206194.4万载重吨;其中干散货船运力最强,运力达到87933.0万载重量,油船位列第二,达到60116.3万载重吨;其次是集装箱船运力为27485.6万载重吨。而油船运力增速最高,同比增长5.79%;其次是干散货船相较于2019年初运力增长3.89%。综合来看,油船和干散货船是海运的主要运输船舶类型,且以较快增速不断增长中。
海上原油运输受疫情原因重挫
2015-2020年,全球海上原油运输量先上升后下降。2018年运输量为近几年最高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2018年原油供需两端担忧的重燃、且美国对伊朗制裁予以多国豁免、全球资本市场大跌拖累油价等,致使需求大幅上涨。2019年之后原油价格趋于平稳,运输量回归常态。2020年以来受到原油供需受到疫情重挫,经过初步估算,装卸货量均出现下滑态势,分别为17.00亿吨和20.20亿吨。
海上干散货运量呈现波动增长趋势
2015-2020年,全球煤炭海运量先上升后下降,铁矿石海运量波动上升。在全球大力推进新能源的背景下,煤炭海运量有所减少;铁矿石需求依旧十分强劲。
随着经济自疫情带来的破坏中复苏,市场对煤炭和铁矿石等原材料的需求将会激增,铁矿石是干散货运输市场快速上涨的一大推动力。而随着北半球冬季的来临,煤炭进口量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激增。
集装箱船运力稳步增长或众望所归
Clarksons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17-2020年全球集装箱船运力逐年上升,2020年达到2364.20万TEU,较2019年增长2.9%。这主要因为大型集装箱船舶的规模效益,可以有效实现货物从始发港到目的港的快速运输。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对港口硬件设施的要求随着船公司发展壮大大进程的继续,主要表现在港口水深、基础设施、作业效率等方面。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水运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推荐2-3个1-3年可以内可以翻倍的绩优股
推荐中国石化,理由如下:
1:中国石化最近半年净利润下滑严重,上半年年报显示其营业利润为-237亿,国家财政补贴333亿,才得以盈利93亿元。中国石化在上半年亏损的原因很简单,因上半年CPI指数居高不下,发 改委没有根据原油价格来调整成品油价,只6月20日有一次调价,上调汽油、柴油价格每吨1000元。在7月原油价格在147美圆/桶见顶后,一直回落到目前的60-70美圆/桶的区间内,中国石化的炼油业务已经能正常盈利。
2:中国石化上半年承担的是国家责任,但作为一个上市公司,股东利益也是中国石化需要考虑的,因此国家不可能一直让中国石化赔本卖油,然后财政补贴,保持不亏损略有盈利的状态。发 改委目前控制成品油价格可以说是走计划经济时代的老路,扭曲了市场供求关系,因此在原油价格猛涨而国内成品油不提价之际,国人经常会看到闹 油荒的现象,这种现象很好解释,因为炼油企业的炼油成本高于其销售价,所以以检修的名义停产,来对政府施压,从2006年开始,哪一次发 改委上调成品油价之前,没有闹过油荒?我相信时代是进步的,发 改委不可能长时间控制成品油价格,成品油市场价格迟早会市场化,这样中国石化的炼油垄断地位就会产生巨大的垄断利润。
3:费改税,燃油税的推出已经拖了数年,涉及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导致一直难产。但2008年国家提出节能减排的口号,燃油税不推出,这个口号基本是空喊。燃油税推出的前提是,国内油价和国外油价接轨,怎么接轨?这是一个摆在决策部门面前的难题,2007年初原油在50-60美圆/桶的时候,决策部门犹豫了,错过一个接轨的最好时机,结果原油一路高涨,最高涨到147美圆/桶,决策部门已经没有接轨的大环境了,因为高油价的时候接轨,老百姓的生活压力将急剧增大。目前原油跌到60-70美圆/桶,国内已经有声音在呼吁这是最后一次机会推出燃油税了!一旦决策部门拿出燃油税的时间表,那么成品油价格体系必然有所松动,可能以后每月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做一个调整,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这样的话,中国石化就不会出现亏本卖成品油的困境了。
4:中国石化作为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之首,当年营业收入1.2万亿元人民币。但其净利润才549亿元,比中国石油差了1345亿元净利润少了一半还多,而中国石油的营业收入为1万亿元人民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中国石油偏重于上游业务,也就是开采原油,在成品油价格受到发 改委管制的年代,中国石油的盈利能力比中国石化强很多。但中国石化有营业收入1.2万亿元人民币如此大的基数,只要稍微提高一下毛利率,其营业利润就能增加很多,相应的每股收益也会增厚,再传导至其股票价格。
5:个人预计中国石化2008年的每股收益有0.38元,而2009年的每股收益会有0.7元以上,如果发 改委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那中国石化的每股收益还可能更高,而且每年的每股收益会成几何级数增长。相对应的,如果10倍的市盈率在目前的环境下是合理的,那中国石化的股价从2008年的每股收益上来看,3.8元会是它的一个强力支撑,但2008年马上结束了,2009年的业绩将恢复增长,所以跌到3.8元的可能性极低,在2009年的每股收益上来看,7元会是一个弱支撑。如果把目光再放远一点,2010年以后,中国石化在弱市的环境下,A股价格不会低于3.8元,而在7元以上的可能性非常大,大盘一旦走好,市场就会给出更高的市盈率,股价也会上涨,因此我建议目前可以逢低建仓,在3.8元-7元这个区间内战略建仓,持有至2010年以后。
写于11月6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