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下跌利好三大板块-油价下跌影响哪些股票
1.原油价格大跳水,国内油价会怎么样?
2.世界秩序重塑有四个动向,谈谈中国如何掌握国际秩序变革博弈的战略主动权
3.高端智造龙头迎来买入机会 五大板块值得关注(附股)
4.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谁大?
5.暴跌是洗盘还是见顶?
原油价格大跳水,国内油价会怎么样?
原油价格大跳水,国内油价也随之下降,由原来的92号油7.2元多降至5.3元多,降价达近两天多,是历史
上降幅度最大的一次,对于广大车主来说是最大的利好消息,可以趁机多囤些汽油,估计油价会在后续涨起来
世界秩序重塑有四个动向,谈谈中国如何掌握国际秩序变革博弈的战略主动权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变幻莫测、危机不断,其背后则是世界步入动荡多变的秩序重塑期,国际及地区秩序更替复杂、重塑艰难,各种矛盾亦随之叠加爆发。在此背景下,中国“战略机遇期”中的风险面有所上升。
第一,秩序之基呈现力量对比新分化。世界力量对比是国际秩序的基础,大国间实力消长必然引发国际秩序重塑,当今国际战略格局演进呈现新分化。
发达国家有升有降、分化加剧。美国经济复苏“一枝独秀”,“一超”地位回稳。以页岩气、3D打印、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动力释放,加之力度空前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奏效,美国2014年经济增长2.4%并向3%以上高位迈进,在2015年国情咨文中强调“美国业已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对外,美汲取“盲目开战”教训,注重施展“巧实力”,避免直接卷入军事冲突,而是强调借助盟友伙伴、利用与制造地区矛盾、假手多边规则、“制人”而非“制于人”等。与美国“走强”形成鲜明反差:欧元区复苏严重乏力,乌克兰危机与中东大乱局严重恶化其安全环境,可谓内外交困、影响力下降;日本“安倍经济学”穷途末路,外交上坚持顽固右倾、挟美自重、与邻为恶,方向性错误加剧实力下滑。
新兴大国有喜有忧、分化明显。中印继续领衔新兴经济体增长,2014年分别增长7.4%和6.9%,当前中国改革正挺进纵深,印度改革步伐也显著提速。俄罗斯与巴西因遭遇内外困境,经济增速大幅下挫:俄因乌克兰危机几番受西方制裁,国际油价持续下跌更是令其雪上加霜,预计2015年俄经济将萎缩3%;巴西受制于外需低迷,陷入了衰退滞胀。
国际格局渐呈中、美“两枝竞秀”与“双引擎”态势。金融危机引发大国力量对比重新洗牌,中美成为GDP总量在10万亿美元之上的仅有的两国,世界多极化格局渐入中美齐头并进与各自引领的新阶段。
第二,秩序之争凸显三对大国矛盾。大国是国际秩序博弈的主体,大国关系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国际及地区秩序,当前大国博弈凸显三对矛盾。
新兴与西方大国两大“集群”竞逐国际秩序主导权。新兴大国联合自强继续发展,“金砖国家”成立开发银行,共同扩大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中俄共同致力于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另一方面,美国利用欧亚大陆两端地缘矛盾强化美欧、美日同盟,借助推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整合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把持国际体系主导权。
俄西矛盾激化,俄与美欧在乌克兰问题上激烈角逐。美欧与俄围绕乌克兰危机爆发冷战后颇为罕见的大国对抗,俄西矛盾骤然升级被指形同“新冷战”。在此较量中美成为操控矛盾的实际受益者,欧盟与俄则是“双输”。与此同时尽管美欧总体一致对俄,但也存在分歧,尤其是在美德之间。
中美“竞合博弈”更趋复杂。随着中美实力差距缩小,双方战略竞争更趋激烈。政府不甘受制于乌克兰危机与“”,执着在亚太方向加大投入,继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重点介入亚太海洋争端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强化同盟体系及美印合作,力求“限制”中国崛起、维持其亚太主导权。
第三,三大地区秩序艰难重组。地区秩序是国际秩序重要组成部分,地区秩序变革也是国际秩序重塑的重要内容,当前东欧、中东、亚太三大地缘战略正经历“板块”裂变重构。
乌克兰危机冲击冷战后欧洲秩序。乌克兰危机折射出西方与俄激烈角逐东欧及“后苏联空间”。由于西方一再挤压俄战略空间,美在2014年初再度导演乌“”颠覆亚努科维奇政权,招致俄强烈反击,俄趁机兼并乌克里米亚,俄乌在乌东部问题上对抗加剧。
大乱局瓦解中东旧秩序。2011年中东大变局以来形势复杂严峻,诸多矛盾交织发酵,尤其是“”趁乱崛起、跨境库尔德人走向联合等挑战中东国家间既有边界,地区秩序及“变天国家”的内部秩序重建艰难。
三方互动博弈加剧亚太秩序“代谢紊乱”。美国多管齐下竭力攫取地区主导权。中国主动塑造稳步扩大自身主动权。区内一些国家或“脚踩两条船”,或傍美制华,努力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第四,非传统安全新挑战多发高发,凸显全球治理缺位失序。当前,非传统安全新挑战层出不穷、危害增大,彰显全球治理低效乏力及机制滞后。表现在:埃博拉等重大疫情挑战全球公共卫生防控机制;国际恐怖活动新的高峰期考问全球反恐合作,“”、“基地”分支、“博科圣地”等一再制造血腥惨剧;气候变化危害呼唤全球集体行动;网络空间无序竞争折射规则主导权角力。
面对动荡多变的国际秩序重塑期,中国当以出台《国家安全战略纲要》为契机,统筹内外,兼顾发展与安全,稳扎稳打、稳中求进、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牢牢掌握国际秩序变革博弈的战略主动权。
高端智造龙头迎来买入机会 五大板块值得关注(附股)
政策面趋于宽松,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研发抵税新规出台,对盈利较好的龙头公司直接影响较小,但是长期利好高端装备行业。去产能、去杠杆有利于行业集中度和龙头公司占有率提升,微观层面龙头公司基本面并没有那么悲观。从策略上来看,10月有望跑赢的子行业仍是工程机械和油气装备,继续推荐龙头公司。
工程机械: 9、10月将是行业的小旺季,预计行业仍保持增长,相对全年重要性不大,大家可能认为行业复苏两年业绩已经在预期之中。我们这个月发布的深度研究《工程机械又将何去何从》对比中国、日本、美国、欧洲市场,认为行业具有成长性,并优于很多机械子行业。尤其是经历过几年去杠杆,龙头公司微观好于2011年,明年政策面向好,还有设备更新需求支撑,四季度仍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品种!继续强烈推荐恒立液压、三一重工、浙江鼎力。
油气装备: 伊朗受制裁叠加委内瑞拉经济衰退,美国页岩油运能受限,导致全球石油供给趋紧,油价进入易涨难跌时代。中高油价时代,建议关注弹性最大的油气装备板块,尤其是用于非常规油气开采的压裂设备板块以及用于天然气储运的LNG设备板块,在能源安全的号召下国内最上游的三桶油势必积极扩大油气勘探开支进而带动整个油气产业链发展。在《意见》鼓励开采市场化的大基调下,民企杰瑞发展潜力最大,继续强烈推荐杰瑞股份,以及核心部件机械密封龙头日机密封,建议关注石化机械、中集安瑞科。
轨道交通装备: 铁路投资重回8000亿,下半年投资加速;同时车辆采购动用机动额,设备招标超预期;客运货车稳中有升,客运增速继续创4年来新高;基建拉动政策利好三大央企订单持续回升,中铁18H1铁路新签订单增长10.4%,铁建增长46%、通号铁路领域新签订单增长60.3%。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未来将呈现不同发展态势,仍是“十三五”最有效投资领域;行业边际继续改善,强烈推荐中国中车。
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8月产量14068台,单月同比增长9%,增速已经连续三个月在10%以下,6/7/8月同比增速下降和高基数效应关系较大,根据产业链调研了解预计10月机器人同比增速有望恢复到30%以上,基数的回落+各企业家信心和资本开支计划的修复。在行业需求增速放缓背景下,企业间分化显得尤为明显,包括四大在内的外资机器人公司上半年在中国区订单均出现同比下降,但埃斯顿目前仍然保持了80%以上的增速,继续强烈推荐。
纺服机械: 7月行业百家整机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68亿元,同比增长13.6%,环比下降4.5%,整机库存61.1万台,同比增长19.6%,环比增长5.4%。7月由于高温等原因,一直是缝制机械传统淡季,库存有所增加,我们预计国内行业销售将逐渐进入平稳发展期,但龙头企业的优势将更加明显,继续强烈推荐杰克股份。
10月投资策略: 微观并不那么悲观,高端智造龙头迎来买入机会。继续强烈推荐恒立液压、三一重工、浙江鼎力、艾迪精密、杰瑞股份、杰克股份、埃斯顿、中国中车、日机密封。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波动、政府PPP清理。
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谁大?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 )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049亿元,总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石油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发,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设计、施工、建筑安装,石油石化设备检修维修,机电设备制造,技术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是中国第三大国家石油公司,负责在中国海域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及天然气资源,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公司成立于1982年,注册资本500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现有员工3.7万人。
中海油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纯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企业集团,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化工化肥炼化、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综合服务与新能源等六大良性互动的产业板块。近年来,通过改革重组、资本运营、海外并购、上下游一体化等战略的成功实施,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逐渐树立起精干高效的国际石油公司形象。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是一家世界领先的集石油和天然气上下游业务、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石油物资装备制造和供应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公司。在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中排名第9位。
中国石油集团每天为社会提供超过219万桶原油和28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加工原油180万桶。
中国石油集团目前在海外22个国家开展石油投资活动
未来10-20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发展,关键不在于产量、储量、销售额、总收入、净利润、税收、分红、债务、投资、成本、并购、作业区域、公司结构、改制、员工薪酬等等,关键在于——
油价
个人认为,油价如果好,公司就会好,油价跌到10美元,大家都要买中东的便宜油了,三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现在利比亚沙特的桶油成本只有0.7到1美元/桶,几十年都不搞勘探,潜力很大,如果他们都使一半劲,全世界的石油公司一半倒闭。
H股持续3年多上涨,静态比较三大石油国企股(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国际油气公司的盈利估值指标和资源估值指标,国企石油股难言明显的低估或高估。但动态看,国企石油股仍因其业绩改善潜力和高增长率而继续拥有估值吸引力。因此,我们继续看好石油股。
静态估值已无优势
经过H股持续3年多的上涨,静态比较三大石油国企股和国际油气公司的估值指标,国企石油股的估值优势已不复存在:
国际一体化油气公司基本定价为10倍PE;2.5~3.0倍PB;国际独立油气公司基本定价为8~9倍PE。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定价与此相仿。
从油气资源价值重估的角度来看,国际一体化油气公司的“股价/每股储量”、“企业价值/总储量”为15倍附近;国际独立油气公司的相应指标分别为10.8和13.7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定价与此相仿,未见明显低估或高估。而在“企业价值/油气产量”中,三家国企股的倍数还略高于国际同行。
一体化公司的盈利指标估值和储量指标估值之所以高于独立油气公司,原因在于:(1)目前油价处于高峰期抬高了油气业务的业绩、(2)一体化公司拥有下游业务,下游业务业绩增长小于上游。与国际一体化公司业务结构相比,中石油上游业务收入份额高于国际同行,下游业务收入份额低于国际同行;中国石化相反。因此,中石油的估值倍数理论上应低于国际同行;而中国石化应高于国际同行。
总之,从盈利估值指标和储量指标来看,国企石油股的估值已经和国际石油公司估值相对接近,已不存在明显的低估或高估。
高增长率提高估值
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的每股收益在特殊的政策环境下被低估。
由于国内过去两年多对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的控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下游业务被人为压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下游业务的经营利润份额要远小于其应有份额。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改革正在推进,预期在两年内,炼油和销售业务可望回归正常。估计可提高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业绩约20%。
国企股成长性优于国际同行
以2005年数据为例,中石油、中石化之收入增长率,中海油之收入增长、盈利增长率都要明显高于国际同行。若以未来预期为考量,三大国企股EBITDA、净利润仍维持增长,而国际同行均为负值(低增长率是因为分析师对油价看跌的判断;若油价稳定,以上公司都会继续增长)。
因此,考虑到国内成品油价格改革对油气下游业务盈利的改善作用和国企石油股的高成长性,国企石油股有理由享受到更高的定价倍数。在目前国际油气公司估值不变之背景下,还可有20%的估值提高空间。
中国石化A股跟随H股波动是市场生态规则,维持“港股价×(0.90~0.95)×(1+股改对价)的基本定价准则。股改后目标价为5.0~5.5元;12月目标价为6.0~6.5元。
目前中国石化A股的超额收益已经不大,但由于股改和市场指标股的作用,中国石化目前的优势体现在低风险稳定回报、而非高风险高回报上;而远期还有融资融券、T+0、内外资所得税并轨等系列利好。因此继续维持对中国石化的增持建议。未来两年中国石化A股的年均回报15~20%。
三大国企石油股估值及投资评级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价格(元) PB 05EPS 06EPS 07EPS 05PE 06PE 07PE 建议
0857.HK 中石油 8.70 3.02 0.75 0.87 0.87 11.60 10 10 增持
0386.HK 中石化 4.89 1.90 0.47 0.47 0.53 10.40 10.40 9.20 增持
600026.SH 中海油 6.08 3.39 0.62 0.75 0.77 9.80 8.10 7.90 增持
600028.SH 中国石化 6.84 2.65 0.46 0.46 0.52 15 14.90 13.10 增持
布伦特原油基准价———美元/桶 55 70 70
注:H股价按1.03倍转为人民币价格。
参考资料:
暴跌是洗盘还是见顶?
核心提示:面对今天大幅下跌,投资者都会问:这是洗盘还是见顶回落了?如果是洗盘,短线就应该逢低买入;如果是见顶回落,就要及时离场,甚至是止蚀抛出。对今天下跌行情性质的判断十分重要。
今天消息面主要就是美国股市昨天大幅下跌2.34%,本来这一跌幅不是很大,应该对我们的影响有限。但是,大市今天却走出单边下跌的行情,全天大幅下跌。上证指数以2347点报收,下跌了92点,下跌幅度是3.76%,深成指数全天下的335点,下跌幅度是3.63%。券商、金融板块下跌幅度比较大。
面对今天的大幅下跌,投资者都会问:这是洗盘还是见顶回落了?如果是洗盘,短线就应该逢低买入;如果是见顶回落,就要及时离场,甚至是止蚀抛出。对今天下跌行情性质的判断十分重要。
一、今天大盘走出大幅下跌的行情
从消息面看,今天主要就是昨天美股的下跌,以及香港股市今天的下跌。
其实,昨天美股下跌的幅度只是一般,影响力应该不是很大。而且,近期外围股市对我们的影响也不大。所以,即使知道了美股下跌,也没有预计到今天会有这样大幅的下跌。
而大盘开市后,就走出了不断下跌的行情,全天多头基本没有像样的抵抗,空头完全控制了局面。上证指数以2347点报收,下跌幅度是3.76%,深成指数下跌幅度是3.63%.
二、今天大盘下跌性质的两种可能性
今天大盘大幅下跌性质有两种可能性:
其一、上升的中途性洗盘。这种可能性认为,今天大盘的下跌,只是上升中途的洗盘,具体说就是大盘创近期新高后的一次技术性反抽。这是指数创新高后,常见的技术性走势。
如果是这种可能性,那么今天的大幅下跌应该就是一个短线买入的良好机会。
其二、见顶回落。这种可能性认为,今天指数的大幅下跌,意味着从3月中旬开始的上升行情已经阶段性地见顶了,大盘从今天开始将步入新的下跌趋势之中。而新的下跌主要是对近期的连续上升,做阶段性的调整。
如果是这种性质,投资者就应该及时离场,从现在开始,每一次反弹都将是抛出的良好机会。
可见,今天大幅下跌性质的两种可能性,是一种带方向性的判断。它直接影响着采取什么对策的问题,而不同的对策操作方向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准确判断今天下跌的性质,十分重要。
三、我们倾向于在整理结束后,后市还有一定反弹空间
我们从主力行为模式进行的分析。
关键点就是:3月底4月初上证指数创近期新高的方式、特点。
当时的突破方式是:指数震荡盘升,市场没有明显的热点,而成交量却连续两天放大量。
这种方式,使市场没有为创新高而高兴,使市场处于沉默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买入的应该就是市场的主力,而抛出的应该就是市场、就是投资者。其中主要的比较谨慎、观望的投资者。他们是在解套的情况下,顺利离场的。
也就是说,主力目前还是没有成功地离场。
所以,我们倾向于在整理结束后,后市还有一定反弹。
当然,这只是我们的理论分析,具体还是要看盘面。(广州万隆)
空方来势凶猛态度坚决 谨防头部形成
益邦投资发表评论称,周三在外围股市普跌的影响下,两市A股低开低走呈现出震荡回落的走势。盘中沪指最大跌幅超过70点,将4月1号留下的跳空缺口尽数补去,说明空方来势较猛,同时下跌放量,表时多空双方虽有分岐,但空方占优且态度坚决。
从盘面观察,今日个股涨少跌多,活跃度明显下降,尤其权重指标股成为引领大盘下跌的主导力量,板块方面,新能源、煤炭、计算机软硬件以及航空航天等板块个股的表现相对较好,而证券、银行和钢铁等等则走势较弱。由于沪指09年以来累计涨幅已达33.7%,股指近期已于2400点上方整理多日,在上涨乏力的情况下出现大幅调整,表明投资者的持股信心开始动摇,股指的短线回落有可能演变成中级调整,对此一得不防。关于后市,我们认为股指仍有反抽2400点,甚至冲击年线的机会,但控制仓位,谨慎为上更有必要。(益邦投资)
资金开始向防御性品种转移
周三两市大盘呈宽幅震荡格局,金融股领跌市场,沪指的2400点被轻松击穿,并完全回补了前期的向上跳空缺口,市场呈普跌格局,日K线双双报以光脚长阴线。短线来看,经过短线的加速急挫之后,短期技术指标已趋于恶化,显示市场仍有继续调整的压力,不过,目前股指距离20日均线较近,股指继续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不大。市场反复震荡,资金开始向防御性品种中转移。
基本面上分析,消息面利多利空交织,4月7日晚间,中国保监会正式对外公布了《关于加强资产管理能力建设的通知》、《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产品设立指引》、《关于增加保险机构债券投资品种的通知》、《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通知》,和《关于规范保险机构股票投资业务的通知》,共五个文件。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7日表示,目前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船舶行业振兴规划的实施细则,不久将陆续公布船舶行业振兴规划的进度和具体安排。国家将支持两大船舶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同时积极推动上下游船舶企业并购的深化。而外围股指开始下跌,加剧了A股震荡。由于投资者对银行业的亏损状况和企业业绩前景感到担忧,7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的跌幅均超过2%。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跌186.29点,收于7789.56点,跌幅为2.3%。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跌19.93点,收于815.55点,跌幅为2.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45.10点,收于1561.61点,跌幅为2.8%。值得关注的是,自9日起,国家统计局将陆续公布一季度重要经济数据,这也是决定全年经济走势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在股指运行至关键区域后,基本面的动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股指的震荡,投资者可密切关注消息面的变化。
市场低开低走,金融股集体走软拖累市场急挫,其中券商板块跌幅接近5%,而银行类板块跌幅也达到了4.57%,保险股下跌了4.4%,由于巨大的权重效应,直接拖累股指走弱。近期,一些国际大行纷纷下调了中资中小银行的评级,周二,瑞银证券发布报告指出,“规模较大的银行是较好的投资机会,因为它们比小银行估值更便宜,一级资本充足率更高,因此下调了中信银行(601998)、兴业银行(601166)和民生银行股票评级至抛售”。金融股的下跌与负面消息不无关系,不过,由于该板块在本轮反弹中整体涨幅不大,且大盘银行股普遍处在相对低位区域运行,短线在消化利空后,继续深调的可能性也不大,这也就决定了短线大盘持续调整的空间较为有限,震荡拉锯仍是市场的主基调。
就目前市况而言,在股指震荡加剧之际,市场资金又开始向防御品种中转移,盘中交通设施板块出现逆市异动,盘中有资金关注迹象。经历了去年暴跌后的投资者,已经不敢长期持有股票,短线思维占据上风,尤其是股指在经过几个月的持续反弹后,投资者又开始变得谨慎,市场一有风吹草动,恐慌性抛盘开始出现,直接导致股指震荡加剧。不过,经过短线的急挫之后,市场的跌势将有所收敛。技术上分析,日K线双双报以光脚长阴线,短期指标再度弱,显示市场仍有调整压力,短线仍有惯性下跌的可能,目前20日均线正好处在2300点的整数关口,有望对短期市场形成一定的支撑,投资者可密切关注此区域的支撑力度。(九鼎德盛)
强势股纷纷倒戈 短线市场面临较强压力
今日A股市场一改前期震荡走高的态势而出现了冲高受阻回落并在午市后出现数波跳水的走势格局。其中上证指数以2429.88点开盘,小幅低开9.3点。在开盘后,一度因为一季度业绩预增股的活跃而有所逞强,最高摸至2435.39点。但可惜的是,前期强势股纷纷倒戈,中国软件等品种就是如此,从而使得市场人气迅速散淡。而券商股等品种更是领跌,如此就使得大盘出现波波跳水,最低探至2346.54点。尾盘以2347.39点的次低点收盘,下跌91.8点或3.76%,成交量为1381.6亿元。
盘口显示出,今日市场出现了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出现了跌停板的股票,而且是以前期炒作幅度较强的品种,比如说岳阳兴长、东方雨虹。二是一季度业绩渐成强势股与弱势股的分界线,其中强势股的大庆华科等品种均是业绩增长品种。而弱势股则是以银轮股份、三花股份等品种。三是金融股突然从强势股变为弱势股,跌幅居前的品种主要集中在券商股等品种中,而券商股一直是A股市场的风向标,所以,这意味着短线A股市场将面临着较强的压力,建议投资者谨慎。(金百灵投资)
沪指下档支撑位2245点
今日两市低开低走,大幅下跌,成交量较昨日明显放大,呈放量下跌态势,金融、有色金属等指标股大幅下跌对市场人气打击很大,预计后市仍将继续向下。
今日消息面有两条利空。一是隔夜纽约股市大幅下挫。道琼斯指数下跌186点,跌幅为2.3%;同时,国际油价跌破50美元。二是海关即将于本周公布进出口外贸数据,专家和机构认为,三月份出口压力进一步增大,进出口外贸数据偏冷的趋势或将持续。该消息改变了近期宏观面预期向好的现状,导致部分多头在高位选择离场观望。
同时我们注意到今日的消息面也有两条利好,却由于市场已有提前预期而没有出现炒作。一是中国保监会公布《关于加强资产管理能力建设的通知》等五个文件,对保险板块构成利好,但由于港股金融股出现大跌,今日金融板块出现两市跌幅前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昨日公布,明确提出了2009-2011年的“五大”改革任务;随着近期新医改政策的出台,医药板块个股却出现见光的现象,对大盘的支持力度很小。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大盘处于高位,市场心态犹豫,一看到港股大跌,立即选择了离场。
技术面上,今日大盘放量下跌,恐慌盘涌出,显示后市仍有下跌空间。沪综指向下跌破了5日、10日均线;5日线拐头,明日若收盘在2361点之下则十日线也将拐头;4月1日形成的缺口2375今日已补,下档支撑位2245点附近。(国诚投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