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今日油价

中牟汽油价位查询-中牟县加油站价格

1.蒜你狠的发展经过

2.电动巡逻车的整车介绍

3.期货指的是什么

4.串通涨价的专家解读

蒜你狠的发展经过

中牟汽油价位查询-中牟县加油站价格

2009年起,随着通货膨胀向普通商品蔓延。大蒜价格居高不下。 2010年2、3季度,土豆、大蒜、绿豆轮番涨价。大土豆价钱追赶一斤鸡蛋的价格、大蒜价格贵过猪肉、其他品种的蔬菜也有提价。对于这轮菜价上涨,有关部门解释道:天气异常,西南干旱、北方倒春寒影响农产品收成。

一般来说供大于求,价格会下降,相反则上升。 大蒜产量降低、汽油、菜市场房租等涨价导致城市市场大蒜供应量不足。

2009年全国大蒜半年上涨40多倍,很多中间商都获得了很大利润。2009年初,金乡县鱼山镇五名装卸工人见到大蒜便宜,合资买入七百多吨大蒜,当时价格仅为每公斤2角4分,2010年8月以每公斤5元6角出货,赚取了很多收入。 2010年11月28日,在“淘宝网”上,一个山东苍山的“大蒜头”索价7元。 这些抄蒜的投资者们被称为“炒蒜团”。 炒蒜团的出现,增加了城市蔬菜的供应,客观上降低了城市菜价。 但由于当年群众还较少具有经济常识,依中国几千年来中央帝国重农轻商的古老逻辑,认为中间商赚取高额利润是菜价提高的主要因素。 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也借此引祸东流,减轻民众对通货膨胀的关注。

2010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主要经济运行数据: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但由于CPI构成是机密,无从得知是否包含大蒜价格变动。

2010年7月26日 南京大蒜市场价升到10元一斤。部分超市甚至买出了12元一斤的高价,比当时的优质五花肉还贵。

2010年新闻,杭州第十五中学要求学生每人每天定时吃大蒜。并一次性采购200多公斤大蒜,要求每天中午的时候和饭菜同时送到。

2011年在大蒜主产地山东,大蒜种植量非常大,又遇丰收年,货多价低的规律致使地头价也就1.1元上下,远远低于往年。

2011年6月份,山东部分大蒜主产区干蒜价格飙升至8.5-9.0元/公斤,再掀一轮疯狂“蒜你狠”。

“蒜你狠”再次发威

记者在山东金乡、河南中牟等大蒜主产区调查发现,产量下降、市场供求是这波“蒜你狠”行情的决定性因素,但其中也不乏投机者的推波助澜。

“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在金乡县缗城路上的南店子大蒜市场,每天都聚集着上百名大蒜经纪人。这里在业内有“大蒜华尔街”之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大蒜价格都由这里主导。

金乡是全国大蒜的主产区之一,金乡及周边几个县市的大蒜占到了大蒜主产区产量的一半以上,库存量更是超过六成。在这里,“炒大蒜”并不是什么秘密,有时一批蒜在冷库里没动,就被转手了好几次,在“蒜你狠”行情推动下,许多投资者一夜暴富。

“今年投了100万元,差不多挣了100万元。”金乡县马庙镇的蒜商老程说,他只是个小户,一千万元以上的资金才算中等,大户的资金有的过亿元。老程去年存了200吨大蒜,收的时候约5元/公斤,今年的卖出价约12元/公斤,除去每公斤1元多的存储等费用,差不多每公斤净赚5元。

据了解,去年7月份,金乡大蒜收获后开始收购入库时的价格约为4.7元/公斤,而今年3月中旬达到12.8元/公斤,上涨170%。“今年的最高价格已经超过了2010年时的高点。”金乡县大蒜产业信息协会常务会长、中国大蒜产业信息联盟秘书长杨桂华说。

巨大的收益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2010年、2012年、2016年是大蒜价格的波峰,其余年份则较低。特别是2008年底,大蒜价格曾一度跌至只有几角钱甚至是几分钱一斤。

电动巡逻车的整车介绍

会说话的智能电动巡逻车是一种高效、节能、低噪音、零排放的绿色警务车。具有语音装置,使用蓄电池,最高车速40公里,最大续驶里程80-120公里。

电动巡逻车的优点多,价格便宜(每台价格3.8-6万不等),环保节能(每百公里费用比汽油车巡逻要便宜2/3以上),噪音小,用在城市巡逻上不但可以大幅度节约燃油成本,还可以提高街面见警率,提高街面巡查的密度,且上下车比普通汽车方便,视野更开阔。

至于有朋友说私车公用问题,其实有些过虑了。电动巡逻车这样的车子相比传统车辆不合适私车公用(除非我们的警察敢于也愿意用开放式的小巡逻车搭着太太、孩子或者日用品在大街上穿行)。

如果说电动巡逻车是纯属摆设,那么大街上的那么多电动车也算是摆设?除非买来不用,只要用,就不是摆设。

配备电动巡逻车在街道等公共场所巡逻,建立一个更加合理、高效、亲民的安全巡防系统,不好吗?对老百姓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要是花的钱得合理合法,花得对,为什么不花?我们可以容忍公权力机构花不该花的钱、办不该办的事,却不能容忍公权力机构花该花的钱,办该办的事?配备警用巡逻车的同时,当然必须要配备一整套更适合的城市巡防制度,大家都反对浪费人民财富,胡乱添置硬件而忽视相关软件建设,甚至有人利用这样的机会从中牟的不正当利益。同时只有建立一个不断完善的软硬件措施,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安宁、美丽。也许,我们还没有能力(主要指财力)购买电动巡逻警车,但是绝对不能说,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义务去寻求一个更加完善的城市巡防制度。 电动巡逻车轮胎是一个重要部件,在对电动巡逻车进行日常检查时要注意检查轮胎是否正常,日常也要注意维护。

使用过度磨损或充气不适的轮胎容易引起撞车事故,这会严重威胁乘客的人身安全。轮胎损坏的重要原因有:马路沿的冲击,凹坑上的跳动,碰撞上意外的障碍,以及经常在坏路面上行驶,在行驶时要尽量避免这些情况。 给轮胎适当的充气,使操纵、驾驶可以达到理想程度,同时可以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充气过多或不足除威胁安全外,还会使磨损不均匀,使您的行驶更不稳定,更容易因为过热而损伤。充气不足会使电池电量消耗加快。

建议您每天都应凭视觉检查您的车胎,至少每月用气压计检查一次气压。请在车胎冷却(停车后三小时)的时候检查胎内的压力。 铅酸蓄电池是电动汽车主要采用的电池,蓄电池不是用坏的而是充坏的,决非危言耸听,蓄电池充电性能好坏对电动巡逻车电池保养及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重视。

1、蓄电池的放电深度对蓄电池循环使用寿命影响很大,这是因为放电深度越深,电极膨胀收缩量越大,正极的活性物质脱落越多,从而失去放电特性,性能下降,直至寿命终止。所以蓄电池使用时应尽量避免深度放电,做到浅放勤充,一般情况应做到:蓄电池以放电深度为50%-70%时充一次电最佳。

2、蓄电池放电到终止电压后,继续放电(过放电)会严重损害蓄电池,这是因为此时极易形成不可逆硫酸盐化,从而使充电恢复能力变差,甚至无法修复。所以蓄电池使用时应防止过放电,“欠压保护”是有效的措施。“欠压保护”措施是由电动汽车控制器控制的,但因电动汽车仪表和指示灯等耗电电器不受控制器控制,所以电动汽车锁一旦合上就开始用电,虽然电流小,但若长时间放电,蓄电池就会出现过放电。因此,不得长时间开锁,不用时应立即关掉。

3、充电电流应小于或等于蓄电池可以接受的充电电流,否则,过充电产生的过剩电流会使电解水液过快地消耗掉,并产生严重的析气现象,时间长了将使充电变得十分困难,所以充电时因尽可能防止过充电。正规厂家生产的充电器可确保不对电池过充电。

4、铅酸蓄电池尤其怕亏电放电,亏电电池放置3-7天,将有可能永久损坏,因此,蓄电池使用过后请尽快充电。对于长期不使用的电池,应每隔15天左右对电池充电一次,以补偿电池存放时的自放电电量损失。

5、电动汽车蓄电池在高温季节运行,主要存在过充电的问题。因此,夏天应尽量降低蓄电池温度,保证良好的散热,防止在烈日暴晒后即充电,并应远离热源。在低温情况下,充电主要存在充电接受能力差、充电不足造成电池亏电的问题。低温时应采取保温防冻措施,特别是充电时应放在温暖的环境中,有利于保证充足电,防止不可逆硫酸盐化的产生,延长电动汽车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期货指的是什么

期货(Futures)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三个月之后,甚至一年之后。

买卖期货的合同或协议叫做期货合约。买卖期货的场所叫做期货市场。投资者可以对期货进行投资或投机。

串通涨价的专家解读

国家发改委日前已发出通知,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主要食品价格和相关收费专项检查,其主要打击对象为价格串通、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如何看待这个现象?是否违反《价格法》?如何处罚?某网站对有关专家进行了访谈。

嘉宾:

赵鹤冲 北京市价格协会秘书长

邱宝昌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

统一涨价涉嫌违反《价格法》

网:国家发改委日前已发出通知,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主要食品价格和相关收费专项检查,其主要打击对象为价格串通、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为什么发改委如此着急?检查后如何打击?

赵鹤冲:这检查是很正常的,检查它也不是说每项在什么的话,我们都要进行检查,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不是说因为什么了,我们就要查。

邱宝昌:当时我为什么要给发改委致函,认为统一涨价涉嫌违反《价格法》呢?我认为是这样,原来看到牛奶搞南京宣言声明政府也没有声音,马上快餐店也要搞,这种做法纷纷效仿,有的是协会,有的是几家企业联合在一起讨论协商,这样我认为是涉嫌违反了价格法的规定,政府应该出面制止,应该要认定它,应该有一个声音。所以这一次致函以后,我看政府的声音是很强有力的。

如果不发这个通知政府没有声音的话,这以后是连锁反应,后果堪优。今天这个协会,明天那个协会,今天这两个企业,明天那两个企业,那我们这个市场的价格秩序就非常的混乱,到一定时候调控就很难了。所以有这种苗头,应该把这种乱的苗头要扼杀在摇篮当中。

判定需要时间

网:既然涉嫌违法为什么不立即查处呢?

赵鹤冲:价格法的制定都是在国家发改委,认定是否违法有个调查取证的时间。

邱宝昌:它也有一个过程,它是不是违法现在我们还不能说,只能说是涉嫌,经过有关部门查处认定以后还能说合法还是违法,我们是建议政府来查处和认定。

网:如果是企业的单独提价,就不存在法律风险。那么如果企业分开涨价呢?

邱宝昌:只要有协商,分开不是同时,只要有协商,市场价格暗地里不是公开的,有可能是这样,不要能够查到,只要通过协商来定价。

只要你通过开会协商或者互相讨论怎么定价,这样的话即使不公开这样查处,也都是违法的,不允许的吗,但是难度大。

网:取证难度挺大的,比如它们形成一个攻守同盟那就不好了。

邱宝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首先你明目张胆都不查的话,那不更难查吧,只要政府有声音不允许这样,法律上是有刚性的,是有强制力的,你只要违法了就要处罚你。现在如果政府涉嫌违法都没有声音,人家不都效仿吗?如果私下里没有查到也没办法,如果查到了确实是通过私下协商定价的话肯定受处罚的。

协商定价不是真正反映成本和供求

网:近期垄断行业,比如电力行业和石油行业也纷纷要求涨价,如何看待?

赵鹤冲:这些商品的价格,管理权限都是在中央,也就是在国家发改委,地方是没有权力的,所以这一块究竟应该是什么呢?是调还是不调,还是应该怎么着,怎么考虑,都应该国家发改委它那儿做解释。

邱宝昌:我讲一个观点,为什么我关注方便面价格,它是食品价格,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这个价格一涨价,与老百姓基本消费生活有关的价格涨价容易起连锁反应,有的企业趁机哄抬物价,所以民生的问题必须得到关注。

另外,企业本身涨价无可厚非,原材料涨价了,人力成本涨价了,企业自主定价为什么不能涨价,可以涨价,涨价的理由根据什么,根据成本和供求关系。但是现在通过协商定价就不是真正反映成本和供求关系了,可以操纵价格了,你有市场垄断地位,乱用市场垄断地位、优势地位就不行了,它一串通有联盟,消费者权益就受到损害了。

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受到损害了,价格和价值不相符,不是市场定价的机制,而是通过同盟谋取高额的利润的定价,必然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政府的声音还是非常强的声音,我认为规范这个市场是有好处的。所以第一我是非常欢迎的,也非常认可的。

如何处罚?

和讯网:目前,国家法律对此类价格联盟的处罚力度非常小。之前对很多价格联盟的处理也是不了了之。因为法律虽然写着反对价格垄断,但在操作中,还没有见到任何一起价格垄断被制裁过。对价格垄断的制裁为什么没有很好的实施?政府应该如何监督?

邱宝昌:相关处罚有,根据《价格法》40条有规定,第一没收违法所得,停止这种行为,没收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严重的可以吊销执照。 至于在实际中如何执行这属于政府部门的职责了。 叶檀:不要指责日化巨头涨价

市场传闻,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四大日化品牌商品下月将集体涨价,掀起轩然大波。从法律到消费者权益维护方面,都有人提出质疑,新华社更是连发五篇文章,指责大型企业窜通涨价——是可忍孰不可忍?

对企业的道德谴责无法代替理性的分析,责怪企业涨价不如责怪全球央行的负利率政策,宽松的流动性是石油等基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罪魁祸首。

目前为止,全球流动性仍在泛滥,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全球原油价格站稳在每桶100美元附近,而中国到现在都处于负利率状态,宽松的流动性直接导致两大结果:通胀预期挥之不去,所有与石油相关的原材料价格全部都大幅上升。期货市场绝大部分是不交割的交易单,说明目前的石油价格上升是流动性过剩的产物,而不是实体经济的真实需要。

日化产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联合利华大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向媒体表示:“日化行业所用的原料大部分是石油的副产品,目前国际油价已从去年的50美元/桶涨到了现在的100多美元/桶,石化类产品价格上涨了60%,植物油价格上涨了50%~60%,无机盐价格上涨了40%~50%,而运输物流成本也比去年同期上涨了不少。”

笔者恰巧在上周与某家中型日化产品的董事长见了面,被告知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50%以上,大宗的洗发水等产品如果不涨价,就是赔本赚吆喝,目前之所以还能支撑,主要是因为去年囤积的原材料消化了部分成本。可见,这一轮涨价是大企业涨价在先,随后中小型日化企业必然跟涨。

上一轮日化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是在2008年年中,恰好处于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的通胀全面恶化之时,而现在,我们显然又看到了全面通胀的阴影。

下游的日化企业日子难过,上游的原材料巨型企业过上了繁花似锦的好日子。根据2010年年报,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巨头,总利润达到2651亿元人民币,其中中石油净利约1400亿元、中海油544亿元、中石化707亿元,涨幅分别为35.6%、84.5%和12.8%。

并不奇怪,在中国成品油价格已经到达历史最高点的时候,石化巨头们仍然以原油价格上涨、炼油亏损为由,继续游说成本油价格上升。上月,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发改委已宣布上调汽、柴油价格,汽油价格升幅约为4.5%,柴油价格升幅约为5.0%。据某银行[12.84 -0.62% ](601166,股吧)测算,此次油价上调效应在工业生产中完全传导、释放后,将带动PPI环比上升约0.3个百分点,带动CPI环比上升约0.2个百分点。

事实上,不仅成品油价格上升到历史最高位,石油衍生品价格也在大涨特涨,如丙烯、环氧丙等产品的价格也在节节上升,直接推高了下游企业的原材料价格。一轮由货币流动性过剩推导的通胀已经传导到下游产业链,包括粮食、日化品等在内的所有企业的价格都处于上升通道之中。

此时,最应该受到谴责的是包括美联储、中国央行在内的全球主要央行,正是这些央行不负责任地大规模货币发放行为导致全球流动性失控,全球通胀预期进一步恶化。其次,应该受到谴责的是中石化、中石油等石化巨头,这些巨型央企存在的最大理由是在关键时刻保持经济稳定,但现实已经证明,这些企业往往在通胀预期恶化的时候火上浇油。

不指责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指责石化巨头们火上浇油,一味指责下游的日化企业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无疑是杮子单捡软的捏。因为他们不敢指责央行,不敢指责大型央企,却对下游企业的价格说三道四,难道是想让下游企业扛住所有的通胀成本?如此欺软怕硬的结果是让全部的下游企业破产。

当然,我们不怀疑有些巨型企业在价格方面可能会互相通气,但在这方面法律有严格的约束,照章办事即可。《反垄断法》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垄断协议,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经营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如果有确凿的证据,严厉处罚就是。

发改委在对窜通上涨农产品价格的经销商进行了处罚。没有不怕发改委的商家人,除非是放弃中国这个大市场。

去年7月,发改委通报了山东省某经销商囤积大蒜,哄抬价格被处以10万元罚款;河南省中牟县当地冷藏保鲜协会组织经营者相互串通,操纵大蒜冷藏收费标准被处以8万元罚款;广东省广州市大鹏物流2号仓西一库某经销商哄抬绿豆价格,被处以2万元罚款。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等企业相互串通,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操纵绿豆市场价格,被处以法定最高处罚额100万元。发改委的重拳出击让价格短期下降,但此后绿豆仍存在小幅上涨,说明除了窜通涨价之外,还存在货币与成本因素。

处于产业链后端的企业不掌握营销渠道,窜通涨价成本极高,并且,产品替代效应强,即使大品牌窜通涨价,质量好的民族品牌就可以逢低扩大市场,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竞争性强的下游企业不会使出涨价的招术。

斥责企业必须分清原委,否则,我们就是在处罚市场本身,而放过了制造通胀的部门与企业。我们指责市场行为,很有可能是在为损害市场的货币与垄断行为脱罪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