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今日油价

油价调整历史七下16-油价调整历史价格查询

1.油价调整时间表2022,共有24轮油价调整窗口期

2.油价下降时间

3.为什么油价下跌会导致输入性通缩?

4.中国油价历史最高时候多钱一升呢?

油价调整时间表2022,共有24轮油价调整窗口期

油价调整历史七下16-油价调整历史价格查询

2022 年中国成品油 共有 24 轮油价调整 窗口期 ,初次调整时间为 1 月 17 日 24 时,后期 调整是 10 个工作日一调。中国油价调整标准 为:成品油调整 周期为 10 个工作日,换句话说 就是每 10 个工作日,油价调整窗口打开一次,而工作日不包含周六日和法定节假日。

2022全年油价调整窗口时间表一览

(单位:元 /吨)

月份

调整时间

调价通知

一月

1月17日24时

2022年1月17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1月29日24时

2022年1月29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二月

2月17日24时

2022年2月17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3月03日24时

2022年3月03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三月

3月17日24时

2022年3月17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3月31日24时

2022年3月31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四月

4月15日24时

2022年4月15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下调

4月28日24时

2022年4月28日24时起全国油价上调

五月

5月16日24时

5月30日24时

六月

6月14日24时

6月28日24时

七月

7月12日24时

7月26日24时

八月

8月09日24时

8月23日24时

九月

9月06日24时

9月21日24时

十月

10月10日24时

10月24日24时

十一月

11月07日24时

11月21日24时

十二月

12月05日24时

12月19日24时

上述数据收集于 2022 年 5 月 7 日。以上就是油价调整时间表2022相关内容。

原油价上涨对石油股有什么影响

原油价格上涨会利好石油股,因而石油股很有可能会被炒作,股票价格会被拉升。具体的原因是:

1 、原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原油 的需求量较大,因而原油短期供给少,而原油价格上涨那么代表着石油类的上市公司成本上升,盈利也会追随提升;

2 、原油是全球经济的 血液,经济发展离不了原油,美国一直进攻中东地域主要也是因为石油,例如上台后袭击叙利亚,所以 在 2021 年 2 月份时,石油股上涨过一段时间。

原油价格上涨,对股票价格尽管是利好,但中国大部分石油股属于大盘股,大盘股因为盘子很大,因此拉涨一只股票需要非常大的资本成本,就算利好也难以发生涨停的情况。因而当原油价格上涨时,投资者选购一些小盘的石油股,那样盈利的可能性更大。当原油限产会降低对市面上的原油提供,在市场需求没变的条件下,会发生供过于求的状况,进而造成原油价格上涨,相反,当原油高产,会发生供大于求的状况,造成原油价格下跌。

油价上涨的原因

1 、供给与需求:供求关系是影响油价上涨的主要缘故。当世界原油生产制造无法跟上 市场需求时,即需求量很高时,会致使原油价格发生上涨的状况;

2 、 美元指数:美元指数和石油的价格是反相关的关系,即美元指数走弱时,资产会从美元市场注入原油市场,刺激原油上涨,进而推动油价上涨;

3 、经济 发展状况:当经济恢复,或是迅速发展时,会提升对原油的耗费、需求,刺激油价上涨;

4 、 战争影响:当发生战争时,会提升对原油的需求,也会影响原油的生产制造,以及自救资金净流入原油市场,造成石油价格的上涨;

5 、政策影响:生产制造原油的主产区,颁布相应政策,降低或是 限制原油的出入口,在一定的程度上会造成油价上涨。

本文主要写的是油价调整时间表2022有关知识点,内容仅作参考。

油价下降时间

9月21日

新一轮成品油价,将在9月21日大幅下跌新一轮成品油价,将在9月21日大幅下跌随着时间的推移,油价预测的幅度又一次发生了变化,9月21日24时,预计的油价下调幅度将会进一步扩大,不仅会导致油价下调,而且还会继续下调,而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下调,国内的油价将会有更大的调整空间。根据最新消息,每吨油价将会下调400元/升,也就是0.3元/升,这是今年最大的降幅,这让所有人都兴奋了起来,同时,这也意味着,新一轮的油价调整,很有可能会再次下调,调整之后,92汽油和95汽油的价格也会大幅下调,让车主们的出行压力大减。

为什么油价下跌会导致输入性通缩?

输入性通货紧缩 :指进口大于出口导致的,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通货紧缩效应———企业利润减少;个人预期收入降低;宏观经济悲观衰退;价格下降;币值上升;金融秩序混乱等。

通货紧缩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下述一些方面:

一是生产过剩。产品供给大于需求,大量产品销不出去,造成通货紧缩的发生。一些国家的经济尚未从根本上摆脱生产过剩的制约,以至于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

二是有效需求不足。因受到股市低迷、投资减少的制约等负面因素影响,消费物价指数与以往相比有所下降,这也是通货紧缩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互为因果。正如一个胃病患者,说自己“消化不良”(需求不足)或“吃得太胀”(供给过剩)是一回事一样。三是作为全球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一直复苏不力,这对依赖美国经济带动的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同时,也促使这些国家的通货呈现下降之势。

首先,中国是全球主要的原油净进口国,2013年中国原油产量为2.0813亿吨,消费量为5.0738亿吨,出口量仅为92万吨,进口量达到2.8259亿吨,进口依赖程度达到55.7%,国内人均原油消费大概仅为全球人均消费水平的50%左右,随着今后我国原油消费规模的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也将显著提高。

国际国内原油市场具有较强的联动效应,且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直接导致国内原油价格及下游能源化工产品价格联动走低,国内成品油市场将可能在本月底迎来新定价机制执行以来的首次七连跌,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还对国内物价指数产生较重利空压制作用。

原油价格与国内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具有密切的关系。CPI构成中,交通、通讯类消费价格位居第4位,并占据9.95%的权重,而交通消费价格又与原油存在密切的关系。PPI构成中,根据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选取矿产、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机械产品、化工产品、橡胶产品、建材产品、轻工原料、农资产品作为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指数的构成大类。样本的选取充分考虑整体性和代表性,使样本形成的数据能有效代表全国的价格走势。显然PPI与以原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也存在密切的关系。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对国内CPI和PPI指数走势产生较强的助跌作用。

其次,原油不但自身是重要的能源品种,而且还是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的重要原材料,另外还是中下游较多能源化工品种的主要母产品。因此,原油在国内生产和生活资料价格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势必拉低国内整个物价水平,并对国内通货波动产生较重利空作用,使通货形势由膨胀向紧缩转换。

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能源上游生产、供应产业的景气程度呈现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原油价格上涨和下跌分别导致能源供应产业的利润的增长和缩减。同时,原油价格还与国内中下游能源化工行业的景气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原油价格适度上涨,则能源化工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联动走强,甚至由于终端消费需求旺盛,导致能源化工价格涨幅更大;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则能源化工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联动走弱,甚至由于终端消费需求疲软,导致能源化工价格跌幅更大。

在此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取向也将逐渐过渡至中性偏宽松,以适度增强资金流动性,降低能源化工企业的资金成本,缓解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带来的国内通货紧缩预期。

中国油价历史最高时候多钱一升呢?

2018年10月份油价突破了历史之最,在个别地方现在95号的汽油更是出现了9.32元一升的价格,这已经突破了国内历史油价的最高纪录!我国的油价大大小小一共进行了十八次调整,其中上调11次,下调6次,搁浅一次!但是在这十几次的调整中,涨幅远远大于下调的幅度!

石油价格猛涨应该说只是一种市场恐慌,但是结构性供应危机谈不上。虽然利比亚的局势一直扑朔迷离。但是从世界的整个石油供应结构来说,利比亚占的份额并不大。最主要的问题是石油价格本身就处在一个通胀的轨道中。里面更大的原因还是投机在作怪。”

同时,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也发表观点认为:无论从短期或长期来说,流动性泛滥、美元弱势及对美元贬值的预期,导致油价将持续上涨,低油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国应做好应对长期高油价的准备。

国际油价暴涨:

国际油价周四大幅反弹,布伦特原油期货和美国原油期货双双暴涨逾10%,收复本周早些时候全球市场动荡时的大幅失地,得益于市场臆测委内瑞拉呼吁召集OPEC紧急会议、全球股市反弹和供应速度放缓催生空头回补式反弹行情。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委内瑞拉与OPEC成员国接触,力促与俄罗斯召开紧急会议制定遏制油价大跌的计划。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周四收涨4.42美元,涨幅10.25%,报47.56美元/桶;美国NYMEX原油期货价格周四收涨3.96美元,涨幅10.26%,报42.56美元/桶。

中国股市大涨缓解了市场有关该国经济的担忧,并推动大宗商品在本周遭遇抛售后普遍上涨。周四,上证综指收盘上涨5.3%。美国股市周三打破连续六日下跌的走势,缔造近四年来最大单日涨幅。根据分析师,证券资产的上涨支撑了所谓风险资产如石油和铜的普遍上扬。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油价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油价迎2018年最后一次调整,或以“五连跌”收官社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