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价格”-石油价格峰值时段
1.现在很少听说石油枯竭了,那地球到底还剩多少石油?
2.历史原油最高价147.91的背景?
3.什么是“后石油时代”的到来?
现在很少听说石油枯竭了,那地球到底还剩多少石油?
小学地理教科书中写着,煤炭和石油,如不可再生能源。在未来50年内,这些资源将耗尽,当人类必须选择其他能量时。
根据这种逻辑和事实,目前的油应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贵。
但是,在这些年来,世界上的石油需求持续增加,特别是国内汽车有所增加的指数,理论上,物品是罕见和昂贵的,而油价也应该一起成长,实际情况是油价。油价也是油价超过几年者以前。
所以,油真的筋疲力尽,或者专家是错误的。
石油恐慌来源
关于石油是一个不可再生能源,几十年来的谈判争论是来自美国物理学家马里昂金色哈伯特。
1956年,在美国石油协会年会上,赶紧在《石油峰值》年举行的邀请专家发表。
论文提出了一个观点,这一观点一直是石油十年的判断。这是石油峰的峰值:1970年美国石油达到山峰,世界能源即将疲惫不堪。
此外,对于油量的变化,他还抛出了一个钟表图,这总是对人们的彻底提醒,更多的人的恐慌。
事实上,预测哈尔伯特,有两个局限性:一方面,当时的主流认为油是通过动物尸体和藻类生物化学形成的油;另一方面,基于当时检测到的石油容量,推断出来。
然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油容量的探索正在增加。
在那一年里,哈特被石油巨头邀请,很多人都猜测他被裹在山顶。
1989年,Habert过去了,他接受了接受采访,他没有与峰峰曲线和科学的关系,就像手湿测量的风速一样。
那时,石油巨头邀请他参加峰会,并要求他在地壳中给予石油储备,因为勘探手段有限,他不得不根据个人能力估算储备。
此外,为了使这些数字看起来严谨,科学,哈夫根据高斯曲线制造了油峰曲线。
石油巨头正在这样做,为了缺乏石油短缺,他们可以随时提高油价以实现高利润。
此时,通过有机物质形成油,对石油峰曲线充分支持。
然而,随着石油峰的崩溃,人们已经开始怀疑有机物质形成石油陈述,这声明看起来越来越多。
我们知道,加热油将释放天然气,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人类已经通过了六个探测器的划分,并且在撒克利中发现了氢湖泊。 Cocauli接近减去180°C,没有生命状况,没有生物中心。有大量的甲烷,甲烷是油的成分。基本物质,可见,无有机物,也可形成油。
历史原油最高价147.91的背景?
我给你一篇2007-08原油最疯狂时候的一篇分析报道,里面详细的写出了原油疯狂的背后原因,仅供参考。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创下历史最高价的背后
国际原油期货收盘价创下历史新高,与前两次有很大不同。2005年的主要因素是飓风给墨西哥湾沿岸美国石油开采和炼油业带来的巨大损失。2006年的主要推动因素是中东政局恶化引发的“政治溢价”。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今年油价上涨,主要动力则是基本面的支持——市场供需不平衡。
2003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率已连续四年超过4%,是二战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尽管油价持续走高,但在经济强劲增长的基础上,各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上升。
国际能源机构最新发表的报告预测,今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量将达到8600万桶,比去年增加2%,而2006年较2005年的增速仅为0.9%。
国际能源机构还预计,未来几年,受世界经济增长强劲的推动,世界能源需求将继续走高。到2011年,全球每天所需原油为9580万桶。
与不断增长的需求相比,石油供给能否及时跟上?国际能源机构的报告认为,非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产油能力已接近峰值,未来增产空间不大。报告预计,今后5年内,非欧佩克产油国年均增产速度不会超 过1%。为此,国际能源机构呼吁欧佩克将日产量增加100万桶,以实现全球 原油市场的供需平衡。
欧佩克目前的日产量比去年同期少170万桶。由于2006年第四季度国际油价大幅回落,欧佩克在2006年11月初将原油日产量削减了120万桶,2007年2月再次削减50万桶。在欧佩克实行限产保价措施之后,目前的油价已经较欧佩克第二次减产时上升了将近五成。
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负责人盖伊·卡鲁索近日呼吁,欧佩克今年下半年应提高原油产量,以避免油价过高。如果欧佩克无所作为,美国和全球的石油库存就会太少,这将导致油价继续上涨。
面对各方的增产建议,欧佩克却拒绝增产限价。欧佩克第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和矿产资源大臣纳伊米近日表示,目前油价持续走高并非由于供应短缺,而是全球性炼油能力不足以及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造成的。欧佩克轮值主席、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能源部长哈米利也表示,油价走高与欧佩克无关,到目前为止欧佩克还没有理由增加产量。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原油供给增长放缓是本轮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但炼油能力不足也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3年和2004年,在全球石油需求分别增长2.4%和3.2%的情况下,炼油能力仅分别增长0.4%和0.3%。
市场分析人士还指出,尼日利亚局势不稳、伊朗核问题、伊拉克局势动荡、北大西洋飓风季节的风险、资金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对冲基金进行投机交易活动等因素,也是油价上涨的动力。
综合上述因素,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国际油价将在高位运行,一些机构也纷纷调高对油价的预测。
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是9月11日将在维也纳举行的欧佩克部长会议。虽然一些欧佩克成员国拒绝增产限价,但欧佩克秘书长巴德里近日接受澳大利亚媒体采访时暗示,欧佩克并不希望油价上涨失控,如果油价涨至每桶80美元,欧佩克可能做出增产限价决定。
什么是“后石油时代”的到来?
190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斯潘德尔托普油井,开始工业化生产石油,从此世界进入石油时代。100多年来,石油改变了世界,创造了人类新的文明,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为了延续和发展这种文明,地质学家和工程师们始终在苦苦探索,创新石油地质理论,开发新技术,希望从地球上找到并开发出更多的石油。然而石油是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矿藏,资源的有限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石油的产量不可能始终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种种迹象表明,世界的石油产量正在接近高峰,即使按乐观的估计,在2030年世界石油产量到达高峰,也不是很长的时间,后石油时代就在眼前。
后石油时代的典型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世界石油产量已处于高峰平台期。
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哈伯特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系统地提出了石油峰值理论,并成功地预测了美国的石油峰值。他认为产量在初期高速增长,到成熟期达到高峰,随后便开始下降。但是,对于最高处是一个点还是平台期,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其实,无论是峰值点,还是峰值进入平台期,这都是后石油时代的开始,是后石油时代的重要标志。从生产实际情况来看,2000年后每年新发现的油田数量和相应的规模、储量,较以往都有所下降;老油田的石油产量加速递减;勘探技术取得飞跃发展,但是并没有看到像20世纪60年代储量发现一样的顶峰;投入开发利用的资源量,占世界已发现的资源量比例逐年升高;在投资不断增长、油价迅猛攀升的情况下,石油产量并没有大幅度增加;另外,国际能源机构专家表示,大部分欧佩克国家的剩余产量多数是品质较差的原油。总之,近几年的世界石油产量的变动幅度,一直围绕1%上下浮动,根本就没有大的突破。
(2)石油勘探开发的投资回报值在不断降低。
能源投资回报值,简称为EROI,其简要的计算公式是整个生产过程中能源产出总和与能源投入总和的比值。公式中的产出与投入,考虑了在能源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资源成本、环境成本、人力成本、资金投入等,充分体现了能源、经济、生态环境的有效结合。近年来,能源问题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范围更加广泛,影响程度逐渐加深,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评价理论来看待能源。而EROI评价方法,全面衡量了石油等能源的生产价值,是后石油时代下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
(3)峰值时间的争论让人们忽视了它已经来临。
1956年,哈伯特准确预测美国石油峰值将在1967—1971年间出现后,遭到了很多人士的批判,并引发了激烈争论。但是,就在那时,美国正渐渐走向石油峰值。从峰值时间的提出、讨论再到1970年峰值真正来临,仅仅经历了10多年的时间。其实,就在人们对峰值时间问题进行激烈讨论的时候,我们已经悄然踏向峰值期,就是这种争论使人们忽视了这样的事实。最后,可能只有当世界遭受了巨大的石油短缺带来的冲击后,才恍然大悟。
(4)油价将继续攀升并高位震荡。
自2003年起,油价开始过快上涨。至2008年7月,国际原油价格达到147美元/桶的高点。此时意味着廉价石油时代已经终结。据国际能源机构2008年预测,2030年世界原油价格将达到约206美元/桶。这已经是保守估计。虽然全球的经济危机使油价于2008年12月曾跌破40美元/桶,但这是暂时的、无法维持的。油价升高是必然趋势。因为油价高低的影响因素是供需关系,而其他因素都只是起到暂时的上下拉动作用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世界石油产量正在接近或许已经达到高峰。我们正在走向后石油时代。
制定对策积极应对后石油时代的到来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包括制定积极的价格税收政策,引导理性的石油消费;加强节油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大资金投入,开发新技术,扩大石油资源基础;革新石油加工工艺,转变石化产品的原料路线;加快生物燃料技术开发,尽早实现规模化生产;重视非常规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