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调整时间129-油价调整时间日历
1.最近为什么好多东西都在涨价?
2.郑州哪个车站有“郑许公交”?
3.五常中唯一拥有高超音速空地核导弹的国家
4.中国油气勘探现状与对策
5.石油天然气关键参数研究与获取
最近为什么好多东西都在涨价?
一、物价好像又涨了为啥东西在变贵?
1月,农夫山泉表示每桶水增加2元,涨幅10%;
麦当劳随心配从12.9元上涨到13.9元,肯德基的多款产品也有0.5-2元的不同程度的涨价;
共享单车价格上调到每15分钟1.5元。
这一场从机票到共享单车的涨价使得许多人惊呼生活成本也太高了。
物价上涨,在我们以往的概念里往往与通胀所绑定。但这一次,我们要警惕的是通缩。
2020年以来,代表市场上有多少钱的M2,增速长期保持在8%以上,今年2月末,M2余额高达275.52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创近7年新高。去年11月末,央行释放了约5000亿元的流动性,3月17日央行再次降准。
二、物价上涨是好事还是坏事?
物价上涨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坏事,具体情况取决于物价上涨的原因以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一方面,物价上涨可能是一个好事,因为它可能意味着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生产成本上升等积极因素的存在。例如,当经济扩张和需求超过供应时,物价上涨可能是一种自然反应,这也可以反映出经济繁荣和稳健。此外,对某些产业和产品的价格上涨也可能是必要的,因为它们需要更高的价格才能维持其生产和运作。
另一方面,物价上涨也可能是一个坏事,因为它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等不良影响。例如,如果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导致通货膨胀,那么消费者购买力将下降,经济不稳定性增加,甚至可能导致经济危机。此外,对一些必需品如食品、能源等的价格上涨也可能导致社会不公和贫困问题。
因此,物价上涨是否好事还是坏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需要考虑物价上涨的原因、影响范围以及应对措施等因素。
相关新闻:
凤凰网财经原标题:最近好多东西都在涨价
也是没想到,有一天连咱们喝的水都开始涨价了。
自2022年上海将农夫山泉19L天然水零售价由26元/桶调整到28元/桶后,
来源:网络
今年1月杭州也紧随其后将每桶增加了2元的价格,涨幅10%。
并且从这次动作来看,农夫山泉很可能先在一二线城市涨价试试水,不久后就可能会推广全国。
当我正在感叹连“大自然的搬运工”都开始涨运费了,不久前我老家的县城朋友又给了我重磅一击。
据她所说,就好比开店较多的上岛咖啡,招牌单品“上岛咖啡”定价约40元一杯,要是再点些甜品,没个小一百肯定下不来。
没想到有一天,能打败星巴克的居然是县城咖啡。
从矿泉水到县城咖啡,有没有发现,最近身边涨价的东西真的越来越多了。
01
让我们先从迪士尼说起
试问,谁没有一个迪士尼的粉红少女梦呢?
记得经常看见有迪士尼粉丝会这样留言,“所有人都在催着你长大,而迪士尼还在守护你的童心”。
听起来很美好是吧,但是谁来告诉我这份“守护童心”居然是要付费的,甚至它还要不断涨价付费。
没错,迪士尼门票又又又开始涨价了。
从今年6月23日起,上海迪士尼即将迎来第四次涨价。
数据来源: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官网
可以看到,四种门票基本都有至少30元以上的价格上涨。
其中最贵的“特别高峰日”门票价格涨至799元,最便宜的“常规日”门票价格也涨到475元。
但是这还没完。
紧接着在前几天,迪士尼又出来刷了一波存在感。
表示自2023年3月17日上午8:00起,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将在各销售渠道暂停发售上海迪士尼乐园年卡。
而迪士尼对此给出的原因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客流和保障乐园内游客体验。
显然对于这样的解释观众们并不买账,不少小伙伴纷纷表示这样的操作无疑代表的是新一波的涨价。
一连两次调整,很夸张吧,但是各位知道吗,其实在全球迪士尼六大乐园里,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基础票价其实还是最低的那个。
据数据显示,过去50年间,迪士尼世界和迪士尼主题公园的价格增长了3871%,攀升将近40倍。
夸张到自家CEO都忍不住发声,迪士尼乐园门票涨价可能“过于激进”。
可以说自从2023年开放,迪士尼就开始逐渐热闹了起来,而这股氛围可不仅仅带动了乐园的活跃。
02
连带着机票、酒店,也开始大量上涨
最近我正好要回成都老家一趟,本以为就一普通工作日,大不了七八百块搞定。
直到我打开订票网站,真的是彻底傻眼了。
来源:飞猪,2023年3月24日票价
从虹桥机场到双流机场的机票基本保持在1500元以上,稍微贵点的能有1900元,这还是不包含机建燃油费的情况。
粗略算下这一来一回,三四千没了,快赶上我春节的机票价了。
而这样的涨价还是在不断变动的。
给大家看两张今年2月从上海到北京的机票对比。
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时间段,2月3日查询时该航线价格还不到500元,短短5天内,机票价格就普遍超过了2000元。
机票价格上涨已经极大增加了出行成本,而另一边的住宿用的酒店,也开始涨价了。
据我一常到上海出差的朋友反应,如今虹桥机场附近的酒店,年前咨询的时候大概500元的房价,今年2月居然开始涨到700元。
要是遇上个时间紧张的时候,房间很可能还预订不到。
而不止在上海,同样的情况还在北京、广州等其他一线城市上演。
尤其是一些较为热门的地段。
汉庭、全季3月21日价格,截图来自华住会
类似如家、汉庭突破500元,全季、桔子酒店基本600元以上,亚朵等更是普遍涨到700元以上。
再比如最近伴随港澳政策开放,对于想去港澳shopping的小伙伴来说,
同样一家酒店,疫情期间仅仅200多元就能入住了,如今平日都要1700多一晚,翻了7倍不止。
如果说动辄几百上千涨价的机票、酒店还是显而易见,那么还有一些东西正在以几毛几块的价格,改变着你的生活。
03
食品的价格,也在悄悄涨价
从今年1月5日起,本打工人的快乐就少了一半。
因为就在这一天,我最心爱的麦当劳穷鬼套餐居然又背着我悄悄涨价了。
其实这已经不是这家伙第一次涨价了,早在2021年12月,麦当劳就曾对“随心配”套餐进行过提价,从最初的12元调整至12.9元。
而现在,它居然又来涨到了13.9元,整整贵了1块。
要说打工的难真都不算啥,但就是唯独这一块钱,成年人的崩溃真就在这一瞬间。
不过听说这次对价格下手的可不止麦当劳一家,就在2022年12月,另一家西式快餐连锁巨头肯德基也对旗下多款产品进行了调价,包括多款早餐套餐、薯条、汉堡均有0.5元-2元的不同程度的提价。
大家可别小瞧这几块几毛的涨价,各位知道这20年内涨价最多的食物是什么吗。
涪陵榨菜,一个靠着几毛钱的微涨,以一己之力干过一线城市房价涨幅的榨菜品牌。
是的,就是这家榨菜龙头公司,在14年间提价十次,总涨幅高达600%。
更有意思的是,每当这家公司面临人员薪资增长、设备折旧等不可控成本因素时,这家公司就通过涨价来解决。
且每次就涨五毛。
而看似微薄的价格提升,再加上稳坐龙头后
销售净利率从15%一路走高到30%,也让这家榨菜公司成了整整20年来的涨价之王。
04
药品涨价,真是一波接一波
还记得不久前,有一则关于上百盒布洛芬被扔垃圾桶的新闻被广为传播。
当时看到这张图,我还在感叹曾经一药难求的布洛芬竟然也变成了垃圾。
要知道巅峰时期的布洛芬,那可是药界涨价顶流。
在公立医院,华北制药的布洛芬缓释胶囊0.3g*30粒/盒的价格大概在8元,而在某些网上买药平台上,一盒芬必得0.4g*24粒/盒的价格要到22-26元,每盒贵了10多块不止。
眼见着曾经高价疯抢的布洛芬被市场淘汰了,人们还没缓过来多久呢,又要开始准备对抗甲流的药物了。
今年3月1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称,近4周流感病毒阳性率呈上升趋势。
在2月5日至3月5日的28天内,流感病毒阳性率从0.7%激增到了41.6%,翻了近60倍。
流感的肆虐,也带动了药品价格的增加。
据统计,今年3月的前13天中,奥司他韦在淘宝和天猫的销量累计达到约53万3100件,日平均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9倍,也比2月的数据增加了近两倍。
甚至许多城市2月开始出现奥司他韦断货现象,价格也翻了一倍至一盒80元左右,有的甚至能涨到100元以上。
药物的上涨,其实也是之前疫情囤药留下的影子,而还有一样物品,从疫情期间直到现在,已经连涨了好几波了。
05
黄金,再次来到历史高位
就在这周一,金融市场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是瑞银集团以30亿瑞郎收购瑞士信贷银行。
从黑石违约,到硅谷银行刹那间宣布破产,再到如今欧洲银行业巨头瑞士信贷集团被打包出售。
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当银行们还在岌岌可危担心什么时候这股风波扇到自己身上时,
第二件大事发生了,黄金时隔1年突破2000美元大关。
目前交投于2006美元/盎司,而在此之前金价一度跌破1970美元/盎司。
此外还带了不少连锁效应,在国内的股票市场上,黄金概念股也开始集体大涨。
来源:同花顺,截止时间3月20日20:00
截至3月20日收盘,据wind数据统计,中润资源、四川黄金近5日股价涨幅超过60%,盛达资源、西部黄金、金贵银业、赤峰黄金涨幅均超10%。
而这已经不是今年黄金的第一次涨价。
早在3月13日当周黄金就大幅收涨6.5%,创近两年最大单周涨幅,紧接着在3月17日,在银行业危机带来的避险需求刺激之下,黄金又再次惊人地上涨近70美元,涨逾3.5%。
没想到,正是这段时间来自全球金融风险担忧,让资本市场恐慌情绪不断升温,反而让部分聪明资金会流进黄金避险。
不得不说,黄金果然还是那个最稳定的硬通货。
06
最后,我们再来反观一下当下涨价的商品
首先是矿泉水、麦当劳之类的食用产品,这类产品涨价往往是因为原材料的影响。
就拿农夫山泉来说,2022年上半年,农夫山泉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60.9%下降至59.3%,而这是由于去年国际油价维持高位,导致了集团PET(一种塑料材质)采购成本提高。
再加上同期纸箱、标签、收缩膜等包装材料成本占比31.5%,光是这两项成本就占到了农夫山泉销售成本的63.1%。
随着上游成本上涨,我们也看见瓶装水早已告别了1元时代。
此外,还有迪士尼门票,机票及酒店等旅游出行类产品,其实也是因为供需关系的转变。
对于任何行业来说,只有需求上去了,也才有了提升价格的资本。
换个角度说,从他们身上其实我们也能看到餐饮业及旅游行业的复苏。
郑州哪个车站有“郑许公交”?
下列公交站点有郑许公交:
郑州始发站设在郑州汽车客运总站。郑许城际公交计划线路走107国道,除始发站点外,在郑州市区设1个停靠站点:
即万客来站,途中设12个站点,即小刘、龙湖、小桥、升达大学、郭店客运站、新村、新郑西关、梨河镇、增福庙、长葛东站、丈地、尚集,许昌市区设置1个停靠站点:八一路与文峰路交叉口。6时30分至19时运行每20分钟一班。
扩展资料
因107国道新郑路段将实施拓宽改建,郑许城际公交必须改线走郑尧高速,所绕线路运距增加25公里,高速费用往返需40元。
河南省神象城际公交总公司决定,自2012年4月1日起,减少郑许城际公交的票价优惠幅度,由之前票价的16元调整至18元。
央视网-改行高速运距增加 郑许城际公交4月1日起票价涨2元
百度百科-郑许公交
五常中唯一拥有高超音速空地核导弹的国家
五常中唯一拥有高超音速空地核导弹的国家
美国与俄罗斯,那可是世界最顶尖的两个军事强国。这两个国家不仅军队的规模大,而且武器也非常先进,再加上美俄都拥有极为庞大的核武器库,因此美俄的军事地位很难被撼动。
美俄的军事力量虽然强,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超音速空地核导弹领域,这种导弹全世界只有一个五常国拥有并使其服役了,而美俄虽羡慕不已,但也别无他法。
在中国的网络上,虽然流传着许多调侃法国的段子,但法国可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五常国家,拥有完整的国防体系,技术实力也不俗。相比于只剩下金融业领先全球的英国,法国的实力并不可小觑。?
因此为了保证自己国防上的需求,法国研发了一款空对地的高超音速核导弹,并取名为ASMP导弹。这款导弹是世界上唯一一款在役的空对地高超音速核导弹。曾经美国虽然也有一款类似的武器——AGM-129导弹,但在《中导条约》签订后,美苏双方都放弃了中程导弹的研发,因此美国的这款导弹很快就退役了。
美国的AGM-129导弹虽然在其他地方比法国的ASMP导弹更先进,综合实力也强得多,但是在速度上,美国的AGM-129导弹完全比不上法国的ASMP导弹。因为美国的AGM-129导弹只能以亚音速飞行。?
法国的ASMP导弹在速度上能达到三马赫,也就是三倍音速。而它的爆炸部分是一颗当量为30万吨TNT的核弹头。相当于13颗长崎,或者是23颗广岛的当量。这个数据已经很可以了,这可是一枚空对地导弹,是战斗机搭载,能像常规导弹一样打击地面目标的导弹。
法国ASMP导弹研制的背景,是上个世纪70年代冷战期间“苏攻美守”的阶段。当时国际油价大幅度上涨,再加上西方世界经济周期性的危机,所以美国的经济一下子陷入到了滞胀的尴尬局面中。?
而苏联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化石能源产业。随着国际油价上涨,苏联自然是赚了个盆满钵满。在这种美国陷入低谷,但苏联处于顶峰的状态下,苏联给整个西方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恐惧。因此在上世纪70年代末,法国开始研制ASMP导弹。
在1981年,苏联举行了地球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军演——81军演。这场军演让西方世界明白了,他们和苏联之间的军事差距已经不可能弥补了,而法国也认识到了自己研制ASMP导弹的重要性。毕竟有了这样的导弹,才有对苏联一定的威慑能力。虽然威慑能力不大,但总比没有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ASMP导弹也出现了许多的改进型号,比如说ASMP-A导弹。这款导弹能搭载威力更大的弹头,且速度更快,射程更远。在常规化战争中能带来极强的威慑能力。
中国油气勘探现状与对策
徐旺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近一年来,国际油价由每桶10美元迅速升至每桶30美元左右,引起了世界能源市场中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能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油气勘探现状怎样?其发展前景如何?这是我国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我国石油工业发展从建国初期的年产12万t到目前年产1.6亿多t的世界产油大国,在油气勘探与开发工作上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在人均占有水平上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经测算,我国2000年、2010年和2050年石油最低消费量分别为2亿t、2.5亿t和4亿t;天然气的最低需求量分别为300亿m3、600亿m3和2000亿m3。按现在国民经济以7%左右的速度发展,2000年在石油需求量上将存在6000万t的差额,2010~2020年差额在8000万~1.2亿t左右。面对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现实,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回顾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50年代主要在西北。由于50年代末的战略东移,发现了大庆油田和渤海湾油区,1978年达到年产1亿多t,1997年达到1.6亿多t,进入石油大国行列。但是进入80年代,我国的石油工业总体上进入发展缓慢时期。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新增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增长缓慢;老油田进入高含水期,生产难度增大;我国石油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从长远分析,我国可采油气资源量并不十分富有。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经济建设需求和预测年产量之间存在明显差距,除非新区有重大油气发现,从现在到2020年,每年将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原油进口,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根据我国人口众多的实际情况,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和我国油气资源现状,油气勘探的前景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据1998年世界《油气杂志》统计,世界石油剩余储量为1391亿t,待探明储量为670亿t,此外还有4000亿~7000亿t非常规石油资源。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144万亿m3。按现在全世界每年消费油30亿t和气2万多亿m3分析,至少到2040年以前,油气仍然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优质能源。因此在我国陆上960万km2和海上近300万km2的广大领域内,应进一步加强勘探挖掘油气的潜力,增加后备储量,其发展方向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开发海洋、参与国外合作”,立足国内,积极参与国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竞争,使我国油气生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我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成果说明,全国的石油资源量为940亿t,按已知含油盆地和油田的资源量转化到储量的平均系数标定,为130亿t可采资源量。到1997年底松辽、渤海湾、西部和海上4区探明可采储量52亿t,其中已采出29.2亿t,待探明可采资源量78亿t,表明我国仍具有丰富的油气潜力。预测在新区仍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使储量产量继续增长,预计全国年产油量的水平是:2000年1.6亿t;2010年1.8亿t(最高年产量)有可能实现稳产10年,保证此预测方案的实施,关键在于加强勘探工作量的力度,进一步落实后备油气资源量。
石油资源今后勘探发展的远景地区,全国陆上和大陆架主要在3个裂谷盆地带和克拉通盆地中。重点在松辽、渤海湾、塔里木、准噶尔、四川、鄂尔多斯、吐哈、柴达木等8大盆地。中国东部经向的松辽、渤海湾、苏北等白垩系、第三系产油裂谷盆地带,勘探程度甚高,但仍有很大潜力,如3500m以下的深层和沿渤海湾的滩海地带,水深5m以内的面积有1000多km2,已发现一批油气田,是一个很有远景的工区。对老油区内部如合理加密井网,加强油藏注采系统调整,加次采油实施以提高采收率,预计可增加相当数量的可采储量。中国北方纬向侏罗系—白垩系产油的裂谷盆地带,准噶尔、库车、柴达木、吐哈等盆地还有极大的油气潜力。准噶尔盆地经过近几年的勘探,在盆地腹部区发现彩南、石西、石南等3个大油田,近期又在南带的呼图壁、卡因第克、吐哈鲁等区发现工业性油气流,陆梁的陆9井在白垩系试出高产油流取得新突破。
在塔里木、鄂尔多斯和四川3个克拉通盆地的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地层中,已发现塔河油田、东河塘、轮南、塔中4、马岭、志丹—靖边等油气田,特别是近期在陕北发现苏里格庙地区二叠系高产气层和大面积低渗透地层—岩性油气藏,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其他如柴达木盆地冷湖—南八仙弧形带也有新的储量增长。
中国南方和华北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区,面积有300多万km2,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勘探后备领域。
1 继续坚持“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方针
在我国,东部地区实施挖潜,在西部加强勘探增加新的储量。1999年,东部大庆油气区和渤海湾油气区的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1.6亿t的70%以上,所以,继续在我国东部挖潜增加储量,对全国石油稳产和增长是重要资源基础,而西部儿大盆地和海上大陆架则是新增储量的接替区。
东部大庆油田资源量129亿t,标定可采储量为31亿t。计划2000年仍可稳产5500万t,2010年可稳产5147万t,2020年预计年产水平3221万t,如果2000~2010年再探明9亿~10亿t储量,产量还可增加一些。
东部第二大油区渤海湾,资源量189.9亿t,标定可采储量是29.5亿t,已探明可采储量19.31亿t,已采出11.74亿t,剩余7.57亿t,待探明可采资源量仍有15.29亿t。
从东部两大油区分析,2000年以前仍可稳产1.1亿t以上,到2010年预计可稳产1亿t,以后将逐渐递减。在这个时期如果西部几大盆地每年增加几亿吨储量,除可以弥补东部的递减外,还可以略有增长。
西部5大盆地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吐哈和柴达木盆地,勘探程度较低,是重要的油气资源接替区。5个盆地油气资源量295亿t,折算可采资源量73亿t。目前已探明地质储量33.9亿t,待查明可采资源量30亿t。1999年5个盆地生产原油2500余万t,预计2010年生产原油可达3500万~4000万t。
2 21世纪将是天然气大发展的一百年
世界天然气资源极其丰富。据15届世界石油大会预测,可采储量为323万亿m3,到1998年已探明剩余可采储量为144万亿m3,年平均增长4.24万亿m3。目前全世界每年消耗量2.2万亿m3。预测产量2000年2.37万亿m3,2010年2.56万亿m3,2040年达到天然气高峰年产量,以后逐年降低。
我国天然气资源量38万亿m3,标定可采资源量为10万亿m3。目前已探明天然气储量2.3万亿m3(其中伴生气8400亿m3),1994年生产天然气近300亿m3。世界1996年的天然气与石油产量比为1∶1.3,我国差距较大(气油比为1∶7),因此尚有很大发展潜力。我国应加速天然气勘探。
天然气资源陆上的发展前景主要在3个克拉通盆地的古生代海相地层中。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勘探程度较高,今后还有可能在这两个盆地的古生代海相地层中发现大气田。在四川川西新场地区,新星公司已探明侏罗系浅层气储量2500亿m3,年产天然气占四川省的四分之一左右。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勘探时间短,勘探程度低,虽有较大的天然气资源量,但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仅5000多亿m3,探明程度较低,今后还有可能找到大量的天然气资源。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天然气储量已达1500亿m3,可能是继鄂尔多斯、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后的第四气区。应当指出的是,准噶尔盆地南缘和陆南也是天然气富集区,已发现呼图壁等一批气田,有可能成为第五个天然气区。预计四川、鄂尔多斯和塔里木3个盆地以及近海大陆架盆地,在21世纪前10年,都有可能具备上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规模。
此外,非常规天然气包括煤层甲烷气和致密砂岩气。从中国地质条件分析,煤层甲烷气和致密砂岩天然气资源已取得大量资料,致密砂岩气藏已在长庆、大庆三肇凹陷、四川等地区开发。以煤层气为例,我国煤资源丰富,经预测全国埋深300~1500m的煤层气总资源量有10万亿m3。近10年来已在晋西柳林、晋城沁水盆地的单井日产煤层气3000~4000m3。探明和控制沁水盆地储量有1000亿m3,如果继续加大井组生产,可以建成煤层气工业基地,应该说我国煤层气勘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突破。
根据预测,我国对天然气的需求量2000年为300亿m3,2010年600亿m3,2020年1000亿m3,2050年2000亿m3。根据我国天然气资源和已探明储量,2000年到2010年供需基本平衡,2020~2050年缺口500亿~1000亿m3,这个差额解决方案,重点是国内西部5大盆地、南海西部和东海大陆架快速增加天然气探明储量,建成新的产能。近期已做出重大决定,即“西气东输”,将西部天然气用管道输至上海市及其附近城市,但目前西北几个盆地的储量尚不能满足所需外输天然气资源。解决办法一是加强国内勘探,二是利用国外资源解决。
3 中国沿海大陆架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中国海域面积广阔,有300多万km2,其中大陆架面积130多万km2。中国的近海海域有一系列中新生代的沉积盆地,这些地区具有很大的含油远景。经过十几年与国外石油公司合作勘探或自营勘探,已发现了流花1.1、中36-1、石白坨、蓬莱193等一批油田。其中4个为亿吨级大油田,而蓬莱193是海上第一个大油田,崖13-1为储量达1000亿m3的大气田。在对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做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之后,预测石油地质储量为84亿t,天然气储量3万亿m3。主要油气田分布在渤海、南海东部和西部,气田主要分布在琼东南、东海和莺歌海盆地,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在东海盆地发现了5个气田,储量1200亿m3。到1999年底大陆架已探明石油储量27亿t,探明天然气储量4500亿m3。1997年产油1600多万t,天然气42亿m3。海洋石油总公司提出,原计划在2005年实现“三个一千万”的战略目标,即,南海珠江口的原油年产量稳产1000万t;渤海湾的原油年产量达到1000万t;以南海西部为主体的天然气产量达到100亿m3(折算原油1000万t)。目前已突破这一目标,预计2003年生产原油3000万t、气70亿m3。现在的勘探部署正围绕这一目标进行。
中国南海南部海域面积140万km2,是一个重要的后备能源地区。该区位于中沙以南,东邻菲律宾、南至曾母暗沙、西邻中南半岛,平均水深500~1000m。在中国南部海域以海相沉积为主,含油主要层系是中、上新统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初步估算南部海域几个盆地石油资源量为200亿t,天然气8万亿m3,是一个具有丰富油气潜力的地区,周边几个国家已发现了一批重要油田,我国应尽早安排计划,开展勘探工作。
4 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勘探开发国外资源
当前已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国已基本具备开拓国外市场的能力,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从1993年开始,以不同方式参与了加拿大、秘鲁、苏丹、哈萨克斯坦等国的油气勘探开发,已取得不少涉外合作的经验,并在苏丹和哈萨克斯坦取得重要进展,建成了年产1000多万t的产能。目前苏丹合作开发年产1000万t、哈萨克斯坦已探明储量6亿t,目前年产250万t。据报道,中国在加强国内外油气资源勘探的同时,并计划开展海外石油勘探,重点放在中东、俄罗斯、中亚和其他油气远景区。在本世纪末预计在海外生产原油1000多万t,到2010年预计生产2000万t,同时,每年提供天然气500亿m3。根据集团公司的安排,应周密考虑,加大步伐,有选择地开展一些地区的调研工作,如中东地区、滨里海、哈萨克斯坦、东西伯利亚和东南亚地区,争取一些有利的区块进行合作勘探,同周边国家合作勘探或共同开发。我国的油气勘探理论、技术水平已经有了一套对付复杂油气田的方法,能够取得成功。这些境外生产的石油,可作为国内能源的重要补充。
总的来说,我国油气能源坚持立足国内,使国内油气生产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参与国外油气资源勘探的竞争,开拓国外市场做为补充,以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瞿光明.我国油气资源和油气发展前景.勘探家(2).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2]宋岩,李先奇.我国天然气发展前景与方向.勘探家(2).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3]谢泰俊.南海北部大陆边缘陆坡区含油远景.勘探家(2).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4]胡见义.我国天然气的发展基础和战略机遇.勘探家(2).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5]谯汉生.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现状与前景.勘探家(1).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石油天然气关键参数研究与获取
评价参数直接影响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不同类型的参数作用不同。有效烃源岩有机碳下限、产烃率图版、运聚系数是成因法的关键参数;最小油气田规模对统计法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油气资源丰度是应用类比法的依据,由已知区带的油气资源丰度评价未知区带的资源丰度;可采系数是将地质资源量转化成可采资源量的关键参数。
(一)刻度区解剖
1.刻度区的定义
刻度区解剖是本次资源评价的特色之一,也是油气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刻度区解剖的目的是通过对地质条件和资源潜力认识较清楚的地区的分析,总结地质条件与资源潜力的关系,建立两者之间的参数纽带,进而为资源潜力的类比分析提供参照依据。
刻度区是为取准资源评价关键参数,以保证资源评价的客观性而选择的满足“勘探程度高、资源探明率高、地质认识程度高”三高要求的三维地质单元。刻度区可以是一个盆地(凹陷)、一个油气运聚单元、一个区带、一个成藏组合、一个层系或一个二级构造带等。为了正确和客观认识地质条件和资源潜力,刻度区的选取在考虑“三高”条件的基础上,应尽量考虑不同地质类型的综合,这样可以更充分体现油气资源丰度与地质因素之间的关系。
2.刻度区解剖内容与方法
刻度区解剖主要围绕油气成藏条件、资源量及参数三个核心展开,剖析三者之间的关联规律和定量关系。
(1)成藏特征和成藏主控因素分析。成藏特征和成藏主控因素分析实质上是对选择的刻度区进行成藏特征总结,精细刻画出成藏的定性、定量的主控因素与参数,便于评价区确定类比对象。在一个含油气盆地、含油气系统、坳陷、凹陷的成藏规律刻画中,其成藏特征差异大,故一般最好选择以含油气系统(或坳陷)及其间的运聚单元作为对象,更便于有效的类比应用。油气运聚单元是盆地(凹陷)中具有相似油气聚集特征的独立的和完整的石油地质系统,是以盆地(凹陷)的油气聚集带为核心,并包含为该油气聚集带提供油气源的有效烃源岩。油气运聚单元是有效烃源岩、油气运移通道、有效储集层、有效盖层、有效的圈闭等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机组合。一个油气运聚单元可以有多个有效烃源岩体和烃源岩区为其供烃,但同一个油气运聚单元的油气聚集特征是相似的。一个油气运聚单元可以只包含一个油气成藏组合,也可以包含在纵向上叠置的多个油气成藏组合。因此刻度区地质条件的评价与定量刻画就是按照运聚单元→成藏组合→油气藏的层次路线综合分析烃源条件、储层条件、圈闭条件、保存条件以及配套条件等油气成藏条件。盆地模拟是地质评价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通过盆地模拟反映流体势特征,进而确定油气运聚单元的边界;其二是提供烃源参数,如生烃强度、生烃量、有效烃源岩面积等;其三是通过关键时刻的获取来反映油气成藏的动态作用过程。
(2)油气资源量确定。刻度区资源量计算与一般意义上的资源量计算稍有不同,正是由于刻度区的“三高”背景,特别是选定的刻度区探明程度越高越好,计算出的资源量更准确有利于求准各类评价参数。在本次刻度区解剖研究中,主要采用了统计法来计算刻度区的资源量,统计法中包括油藏规模序列法、油藏发现序列法、年发现率法、探井发现率法、进尺发现率法以及老油田储量增长法,不同方法估算出的资源量采用特尔菲加权综合。盆地模拟在计算生烃量方面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刻度区(运聚单元)的生烃量仍由盆地模拟方法计算。
(3)油气资源参数研究。通过刻度区解剖,建立了参数评价体系和预测模型,获得了地质条件定量描述参数、资源量计算参数和经济评价参数,如运聚系数、资源丰度等关键参数。从刻度区获得的资源量与生油量之比可计算出运聚系数,刻度区的资源量与面积之比可获得单位面积的资源丰度,还可得到其他参数等。由于盆地内坳陷(凹陷)内各单元成藏条件差异,求得的参数是不同的,故细分若干运聚单元,求取不同单元的参数,这样用于类比区会更符合实际。
3.刻度区研究成果与应用
通过刻度区解剖研究,系统地获得运聚系数、油气资源丰度等多项关键参数,为油气资源评价提供各类评价单元类比参数选取的标准,保证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如中国石油解剖的辽河坳陷大民屯凹陷级刻度区,通过对其烃源条件、储层条件、圈闭条件、保存条件以及配套条件五方面精细研究,获得了22项量化的成藏条件的系统参数。根据大民屯凹陷内划分的六个运聚单元,分别计算各单元的生油量和资源量,直接获得六个单元的运聚系数。同时计算出各运聚单元单位面积的资源量,获得不同成藏条件下的资源丰度参数(表4-5)。
表4-5 大民屯凹陷刻度区解剖参数汇总表
在中国石油128个刻度区的基础上,各单位根据评价需要,又解剖了一定数量的刻度区。其中,中国石油利用已有刻度区128个,新解剖刻度区4个,共应用132个;中石化新解剖42个;中海油新解剖4个;延长油矿新解剖3个。各项目共应用了181刻度区,这些刻度区涵盖了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中的大部分不同类型的坳陷、凹陷、运聚单元和区带,基本满足了不同评价区的需要。各种类型刻度区统计见表4-6。
表4-6 各种类型刻度区统计表
(二)有效烃源岩有机碳下限
有效烃源岩有机碳下限是指烃源岩中有机碳含量的最小值,小于该值的烃源岩生成的烃量不能形成有规模的油气聚集。有效烃源岩有机碳下限是确定烃源岩体积的主要参数,直接影响生烃量的计算结果。
在大量烃源岩样品分析化验和有关地质资料研究基础上,明确了不同岩类有效烃源岩有机碳下限标准。陆相泥岩有效烃源岩有机碳下限为0.8%,海相泥岩为0.5%,碳酸盐岩为0.2%~0.5%,煤系源岩为1.5%。例如,陆相泥岩TO C与S1+S2关系表明,S1+S2在TO C为0.8%时出现拐点,有效烃源岩有机碳下限定为0.8%;碳酸盐岩气源岩残余吸附气量与有机碳关系表明,残余吸附气量在有机碳为0.2%处出现拐点,有效烃源岩有机碳下限定为0.2%(图4-1、图4-2)。
图4-1 陆相泥岩TOC与S1+S2关系图
图4-2 碳酸盐岩气源岩残余吸附气量与有机碳关系图
对于勘探实践中已经发现油气藏,但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未达统一下限的盆地,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如柴达木盆地柴西地区,在分析了大量烃源岩有机碳和S1+S2指标资料后,明确该区有机碳含量下限为0.4%时,即达到有效烃源岩标准,并被发现亿吨级尕斯库勒大油田的勘探实践所证实。在渤海湾盆地评价过程中,建立起相对统一的有效烃源岩丰度取值下限标准:碳酸盐岩气源岩丰度下限取0.2%,碳酸盐岩油源岩丰度下限取0.5%,湖相泥岩丰度下限取1.0%。
有效烃源岩有机碳下限的基本统一,保证了生烃量计算标准的相对一致和全国范围内的可比。
(三)产烃率图版
烃源岩产烃率图版是用盆地模拟方法计算烃源岩生烃量和资源量的关键参数。产烃率图版一般采用烃源岩热模拟实验方法获得。
1.液态烃产率图版
利用密闭容器加水热模拟实验方法,对中国陆相盆地不同类型烃源岩进行了热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所用样品取自松辽、渤海湾等10个盆地,包括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的湖相泥岩、煤系泥岩和煤3大类烃源岩。其中湖相泥岩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包括Ⅰ型、Ⅱ1型、Ⅱ2型和Ⅲ型,煤系泥岩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包括Ⅱ2型和Ⅲ型,煤烃源岩的有机质包括Ⅱ1型、Ⅱ2型和Ⅲ型。根据模拟实验结果,编制了不同类型烃源岩的液态烃产率图版(图4-3、图4-4、图4-5)。
图4-3 湖相泥岩烃源岩液态烃产率图版
图4-4 煤系泥岩烃源岩液态烃产率图版
图4-5 煤烃源岩液态烃产率图版
2.产气率图版
由于生物气生气机制与干酪根成气和原油热裂解气的生气机制不同,因此,其产气率与干酪根和原油裂解气产气率求取方式不同。
(1)生物气产气率。对生物气源岩样品在25℃~75℃的条件下进行细菌培养产生生物气,由此得到不同温阶下各类有机质的生物气产率。在模拟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分别建立了淡水环境、滨海环境和盐湖环境中不同类型有机质的生物气产气率图版及演化模式。
(2)干酪根和原油裂解气产气率。对于不同类型气源岩油产气率,国内外学者及一、二轮资源评价中已做过大量的工作。较多的实验是应用热压模拟方法对各种类型烃源岩进行产油及产气率实验,这种方法所计算的产气率包括了原油全部裂解成气的产率,亦即常说的封闭体系下源岩的产气率,所得到的天然气产率是气源岩的最大产气率。另一种求取气源岩产气率的方法是在开放体系下对源岩进行热模拟实验,各阶段生成的天然气和原油均全部排出源岩,原油不能在源岩中进一步裂解为天然气。这两种情况都是地质中的极端情况。但是实际的地质条件大多是半开放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源岩生成的油既不能全部排出烃源岩,也不能完全滞留于源岩中。不同地质条件下亦即开放程度不同情况下源岩产气率如何计算?具体方法为:求得封闭和开放体系下相同类型源岩的产气率,将上述两种体系下的产气率图版(中值曲线)输入盆地模拟软件中,得出烃源岩层在不同渗透条件下产气率图版。
(四)运聚系数
运聚系数是油气聚集量占生烃量的比例,是成因法计算资源量的一个关键参数,直接影响资源量计算结果。运聚系数的确定方法包括运聚系数模型建立法和运聚单元成藏条件分析法。
1.运聚系数模型建立法
通过刻度区解剖,确定影响运聚系数的主要地质因素及其与运聚系数的相关关系。刻度区解剖研究表明,烃源岩的年龄、成熟度、上覆地层区域不整合的个数和运聚单元的圈闭面积系数等地质因素与石油运聚系数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依此建立地质因素与石油运聚系数之间关系的统计模型,包括双因素模型和多因素模型。双因素模型(相关系数为0.922)的地质因素选用烃源岩年龄和圈闭面积系数:
lny=1.62-0.0032x1+0.01696x4
多因素模型(相关系数为0.934)的地质因素选用烃源岩年龄、烃源岩的成熟度、区域不整合个数和圈闭面积系数:
lny=1.487-0.00318x1+0.186x2-0.112x3+0.02118x4
式中:y——运聚单元的石油运聚系数,%;
x1——烃源岩年龄,Ma;
x2——烃源岩成熟度(Ro),%;
x3——不整合面个数;
x4——圈闭面积系数,%。
2.运聚单元成藏条件分析法
依据刻度区提供的大量运聚系数,依盆地类型和影响运聚系数的主要地质因素,分类建立运聚系数取值标准与应用条件。在评价中,根据刻度区解剖结果,确定了油气运聚系数分级取值标准(表4-7)。在评价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表4-7 石油运聚系数分级评价表
(五)最小油气田规模
最小油气田规模是指在现有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开采地下资源,当预测达到盈亏平衡点时的油气田可采储量。最小油气田规模对统计法计算的资源量结果有较大影响。为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三大石油公司和延长油矿管理局对最小油田规模进行了专门研究。
通过对不同油价、不同开发方式和未来可能技术条件下最小油气田规模研究,确定了不同地区的最小油气田规模的取值。在地理环境相对较好的东部地区,其勘探开发成本较低,最小油气田规模一般在10×104~30×104t,在地理环境相对较差的西部地区,其勘探开发成本高,最小油气田规模一般在50×104t以上,对于海域来说,油气勘探开发成本更高,最小油气田规模更大,一般在150×104~500×104t。
(六)资源丰度
油气资源丰度是指每平方公里内的油气资源量,是类比法计算资源量的关键参数。通过统计分析,建立了资源丰度模型和取值标准。
1.资源丰度模型
通过刻度区解剖,建立刻度区内评价单元油气资源丰度和相关地质要素之间的统计预测模型:
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
式中:y——运聚单元的石油资源丰度,104t/km2;
x1——烃源岩生烃强度,104t/km2;
x2——储集层厚度/沉积岩厚度,小数;
x3——圈闭面积系数,%;
x4——不整合面个数。
2.资源丰度取值标准
通过统计不同含油气单元资源丰度的分布特点,结合地质成藏条件,总结出各类刻度区资源丰度的取值标准。
(1)不同层系资源丰度:古近系凹陷由于成藏条件优越,成藏时间晚,石油地质资源丰度一般大于20×104t/km2;中生代凹陷成藏时间相对较长,石油地质资源丰度相对较低,一般约为10×104t/km2;古生代凹陷由于生、储层时代老,多期成藏多期改造、破坏,预计其资源丰度更低。
(2)不同类型运聚单元资源丰度:中新生代断陷或坳陷盆地长垣型、潜山型和断陷型中央背斜构造型,石油地质资源丰度高,一般大于40×104t/km2;中新生代裂陷盆地、坳陷盆地边缘构造型和古近系缓坡构造型石油资源丰度次之,一般为10×104~30×104t/km2;中生代盆地岩性型和古生代压陷盆地的构造型石油资源丰度相对较低,一般小于10×104t/km2。
(3)不同区块或区带级资源丰度:区块或区带级石油资源丰度差异更大,从小于1×104t/km2到大于200×104t/km2。其中潜山型、岩性—构造型、披覆背斜区块资源丰度较高,一般大于50×104t/km2,最大可大于200×104t/km2。构造—岩性型、断裂构造型资源丰度一般为30×104~50×104t/km2。地层—岩性型、断鼻型以及裂缝型区块、资源丰度较低,一般小于30×104t/km2。
通过刻度区解剖标定多种成藏因素下评价单元的资源丰度,不但为广泛应用类比法计算资源量提供了可靠的参数,同时也摆脱了过去以盆地总资源量为基础,利用地质评价系数类比将资源量分配到各评价单元的做法,使类比法预测的油气资源量在空间位置上更准确,提高了油气资源空间分布的预测水平。
(七)可采系数
国外主要采用建立在类比基础上的统计法计算油气可采资源量,而我国第一轮、第二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没有计算油气可采资源量。本轮评价开展的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研究,通过可采系数将地质资源量转化为可采资源量,这在国内外油气资源评价中尚属首次。可采系数是指地质资源中可采出的量占地质资源量的比例,是从地质资源量计算可采资源量的关键参数。
可采系数研究与应用是常规油气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通过重点解剖、统计和类比分析方法,对我国油气资源可采系数进行研究,为科学合理地计算油气可采资源量提供依据,进而对重点盆地和全国油气可采资源潜力进行评价。
1.评价单元类型划分
为使可采系数研究成果与评价单元划分体系有机结合,遵循分类科学性、概括性和实用性三个基本原则,以油气资源类型、盆地类型、圈闭类型、储层岩性、储层物性等地质因素为依据,对评价单元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将国内石油评价单元分为中生代坳陷高渗、古近纪与新近纪断陷盆地复杂断块高渗等24种类型,天然气评价单元分为克拉通盆地古隆起、前陆盆地冲断带等16种类型(表4-8、表4-9)。
表4-8 不同类型评价单元石油可采系数取值标准
表4-9 不同类型评价单元天然气可采系数取值标准
2.刻度油气藏数据库的建立
已发现油气资源赋存在油气藏中,建立刻度油气藏数据库是统计已发现油气资源采收率、分析影响采收率主控因素、预测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的基础。刻度油气藏是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研究中作为类比标准的,地质认识清楚、开发程度高、已实施二次采油或三次采油技术的油气藏。
刻度油气藏选择原则:①典型性——能代表国内外主要的油气藏类型,保证类比法应用基础的广泛性;②针对性和实用性——针对油气资源评价,有效地指导相应类型评价单元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的确定;③开发程度高——油气藏开发程度高,地质参数和开发参数基本齐全;④三次采油技术应用具有代表性——尽量选择已实施三次采油技术的油藏,保证技术可采系数的可靠性。
对国内43个油藏、30个气藏,国外59个油藏、22个气藏进行了剖析:收集整理每个油气藏的主要地质和开发参数;每个油气藏的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储层特征、圈闭条件、流体性质等,开发条件主要包括开采方式、开采速度、增产措施等;研究不同因素对采收率的影响程度,进而确定该油气藏采收率的主控因素;针对开采方式的不同,油藏的采收率可分为一次、二次或三次采收率;气藏主要是一次采收率。通过对每个油气藏的地质条件、开发条件和采收率进行分析,建立起国内外刻度油气藏数据库。
3.可采系数主控因素分析
对影响可采系数的地质条件、开发条件和经济条件进行了分析,建立起可采系数主控因素的评价模型。
(1)在大量统计和重点解剖的基础上,对油气地质条件中的因素逐一进行分析,并提炼出15项油气采收率的主控因素,即盆地类型、储层时代、圈闭类型、沉积相类型、储层岩性、储层厚度、储集空间类型、孔隙度、渗透率、埋深、含油饱和度、原油粘度、原油密度、变异系数、原始气油比。
(2)在诸多开发条件中,提高采收率技术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不同提高采收率技术适用条件不同,其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也差距很大。通过综合分析,主要技术对不同类型油藏的提高采收率潜力为:最小5%,中间值10%,最大值15%。
(3)利用石油公司提高采收率模拟研究成果,建立了大型背斜油藏、复杂背斜油藏、断块油藏、岩性油藏、复杂储层油藏等在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2%、油田开发到含水95%时聚合物驱和化学复合驱采油时的油价与油田采收率之间的关系,若这五类油藏要达到相同的采收率,条件好的如大型背斜油藏、复杂背斜油藏所需的油价低于条件差的如岩性油藏、复杂储层油藏。
4.可采系数取值标准的建立
在研究中,解剖了国内43个油藏、30个气藏,国外59个油藏、22个气藏,统计分析了大量油气田采收率数据,给出了不同类型评价单元油气技术可采系数和经济可采系数取值范围,建立了不同类型评价单元油气可采系数取值标准(表4-8、表4-9)。
(1)不同类型评价单元石油可采系数相差较大,以技术可采系数为例:中生代坳陷高渗和古近纪与新近纪断陷盆地复杂断块高渗评价单元可采系数最大,其中间值大于40%;中生代坳陷中渗、古近纪与新近纪断陷盆地复杂断块中渗、中生代断陷、中新生代前陆、古生界潜山、古生界碎屑岩、古近纪残留型断陷、陆缘裂谷断陷古近纪与新近纪海相轻质油、陆缘弧后古近纪与新近纪海陆交互相轻质油等评价单元可采系数为30%~40%;中生代坳陷低渗、古近纪与新近纪断陷盆地复杂断块低渗、古生界缝洞、南方古近纪与新近纪中小盆地、低渗碎屑岩、重(稠)油中高渗、变质岩、砾岩、陆内裂谷断陷新近纪重质油、陆内裂谷断陷古近纪复杂断块等评价单元可采系数为20%~30%;低渗碳酸盐岩、重(稠)油低渗、火山岩等评价单元可采系数为15%~20%。
(2)不同类型评价单元天然气可采系数相差也较大:克拉通碳酸盐缝洞、礁滩和前陆冲断带等评价单元可采系数最大,其平均值大于70%;克拉通古隆起、克拉通碎屑岩、前陆前渊、南方中小盆地、陆缘断陷、火山岩、变质岩和海域古近纪与新近纪砂岩等评价单元可采系数为60%~70%;前陆斜坡、生物气、中生代坳陷、古近纪与新近纪断陷盆地复杂断块、残留断陷、砾岩等评价单元可采系数为50%~60%;致密砂岩等评价单元可采系数最小,其平均值小于50%。
5.可采系数计算方法的建立
可采系数计算方法包括可采系数标准表法和刻度区类比法两种方法。
(1)标准表取值法。利用可采系数标准表求取不同评价单元可采系数的步骤如下:在不同类型评价单元可采系数取值标准表中找到已知评价单元的所属类型;明确评价单元与可采系数相关因素(宏观、微观)的定性、定量资料;对照可采系数的类比评分标准表和类比评分计算方法,对评价单元进行类比打分;根据类比评价结果求取可采系数。
(2)刻度区类比法。以建立的国内外刻度油气藏数据库为基础,利用刻度区类比法来求取不同评价单元的可采系数。具体步骤如下:根据评价单元分类标准,将具体评价单元归类,并分析整理该评价单元的油气地质条件和开发条件;根据评价单元的类型及其地质条件和开发条件,从国内外刻度油气藏数据库选择适合的类比对象;对照可采系数的类比评分标准表和类比评分计算方法,对该评价单元及其类比对象进行打分并计算它们的得分差值;根据得分差值求取该评价单元的可采系数。
通过油气可采系数标准和计算方法在全国129个盆地中的推广应用,既检验了可采系数取值标准和所用基础数据的可靠性、可行性和适用性,保证了油气可采资源量计算的客观性,又获得了全国油气可采资源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